[摘要] 2014年11月下旬以來,發改委同有關部門先后印發8個文件,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下放1項定價權限。此前,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一直施行的是政府指導價,必須經過物價部門審核,并在小區內公示。
記者4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2014年11月下旬以來,發改委同有關部門先后印發8個文件,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下放1項定價權限。其中包括,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價格。
此前,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一直施行的是政府指導價,必須經過物價部門審核,并在小區內公示。如今,發改委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則意味著這一項收費將交給市場調節,不再由政府“指導”,會不會給更多小區找到停車費上漲的理由?還真的很難說。
這些年來,私家車數量急劇增加,不管是新建住宅小區還是老舊小區,“停車難”或“買車便宜、停車貴”的問題日漸突出。在小區停車位“一位難求”之下,停車費自然越來越高,在很多小區逼近了政府最高限價,甚至高得讓政府指導價漸漸失去了“指導”意義,變成了“一紙空文”。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再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極可能造成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整體攀升。畢竟,面對這類剛性需求和強勢收費,處于弱勢地位的私家車主的選擇權十分有限,在那些車位嚴重匱乏、僧多粥少的小區甚至毫無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正如一網友所言,“如果漲價我們也沒有啥辦法,你漲了我還是得把車子停在家門口,總不能讓車沒有地方停吧?”
故而,在私家車越來越多,車位越來越難找的現實語境下,住宅小區停車費不能“一放了之”。雖然停車服務行業已經是市場化競爭比較充分的行業,但是,停車位是越來越緊俏且需求旺盛的資源,停車服務企業“挾緊俏以漲價”甚至“想漲就漲”是極有可能的,不該像其他資源那樣“一放了之”。
在放開小區停車服務費后,為防漫天要價,業委會要代表全體業主與物業公司或開發商協商合理收費,并經絕大多數業主同意才能施行。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相關經營主體的監管,嚴格落實明碼標價制度,使之不得利用強勢地位進行強制服務和強制收費、胡亂收費。物價部門雖不再進行事前價格審批,但仍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堅決查處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等不正當的價格行為。如此,放開住宅小區停車服務費,才不會在市場規律面前“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