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隨著交通建設不斷推進,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各個區域均衡發展,鄭州的商業地產迎來了“速度與激情”并存的更高層次發展階段。不得不說,這正是鄭州商業地產被開發商和投資者看好的原因之一。
城市發展商業,商業興旺城市。對于鄭州這座傳統的商貿城市而言,商業發展是其經濟提速的主要驅動力。2013年,隨著交通建設不斷推進,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各個區域均衡發展,鄭州的商業地產迎來了“速度與激情”并存的更高層次發展階段。
以2013年上半年為例,鄭州同致行數據顯示,鄭州商業用房供應面積65.4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13.06%;商業用房共計銷售25.63萬平方米,同比上漲6.36%,月均消化為4.27萬平方米。上半年鄭州的商業地產市場呈現量價齊升局面,小面積低總價商鋪成交情況最為火熱,堪稱近幾年來鄭州商業地產的“最火半年”。
新商圈
日前,國內商業地產深度服務機構RET睿意德發布的《2013鄭州商業地產年終盤點》指出,2013年的鄭州商業市場“新”字當頭:新商圈、新項目、新業態、新品牌、新生活、新啟示。其中,新商圈的不斷出現尤為引人注意。
2013年的鄭州商業地產經歷了重組與變革,商業版圖在城市決策者、建設者的野心推動下不斷擴張。目前,鄭州商業地產已經形成了區域性、片區式的發展路線,區域性的商業中心正在成為各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
宜居健康城、宜居商貿城引領下的鄭西商圈,正在成為鄭州商業地產的財富“新干線”;定位高端、國際范兒十足的高鐵商圈,擁有極大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以二七新城為代表,鄭州南城形成了以濱河、風情為主導的生態特色型商業;高新區的商業地產成長迅速;隨著新城開發的外擴,商圈發展也呈現外擴趨勢,龍子湖、航空港區等區域,也在醞釀新的商機……
“從以國貿360為核心的花園路農業路商圈、曼哈頓商圈、秦嶺路中原路商圈、以王府井為核心的桐柏路商圈以及鄭東CBD商圈、北環商圈等新商圈來看,購物中心是鄭州商業地產的主角,一站式消費是其最大特點,主題化的體驗型購物將成未來發展趨勢。”RET睿意德鄭州公司副總經理李雪鵬分析認為。
關鍵詞2
新契機
交通是商業地產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無與倫比的交通環境將聚集眾多優秀商業資本。對于鄭州來說,如果說2010年高鐵開通帶來了高鐵商圈的誕生與日漸繁榮,那么2013年底的地鐵運營勢必觸發千億商機。
“地鐵未動,商業先行”,2013年,地鐵帶來的商業新契機已被嗅覺靈敏的開發商所提前掌握。大小品牌開發商一番摩拳擦掌之下,地鐵商業的繁榮已觸手可及。
投資40億元的華潤萬象城1期規模已現;投資數十億的丹尼斯大衛城啟動招商;投資10多億元的德化新街、德化大廈等項目進展迅速;占地23畝的正弘凱賓城項目完工;投資10億元的金博大擴建項目開展順利;百年德化二期,投資18億元,占地25畝,商業面積9萬平方米;還有附近的百盛、匯龍城等項目……除了二七商圈匯聚數百億資本,位于秦嶺路站點附近的西元國際廣場,更是以“鄭州首個地鐵商業綜合體”的身份,豪擲6億多元,主打“地鐵牌”。
當二七商圈、紫荊山商圈、曼哈頓商圈、碧沙崗商圈、秦嶺路商圈等鄭州市的重要商圈被地鐵1號線順利串起來時,被改變的不只是人們的消費習慣,還有沿線數十個百貨商場和城市綜合體的命運。
關鍵詞3
謀發展
商業地產謀求發展的要點在哪里?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教授、知名商業地產專家魯炳全稱,首先是選址與商圈研究,這決定了商業地產的投資定位、市場定位和業態定位。定位問題解決了,意味著商業項目至少有50%的成功率。其次是規劃與設計,決定商業地產未來。商業地產規劃設計的核心要素,就是“以人為本”,沒有人氣,就沒了商氣。
在李雪鵬看來,商業發展的精髓是從“謀定”到“求變”的過程。
李雪鵬認為,決定一個商業地產項目成敗的關鍵是定位,包括主題定位、功能定位以及客戶定位。以國貿360廣場為例,它就是利用有限的體量達成了業態的優化集中,潮樂館、休閑生活館等,均通過突出主題來增強吸引力。除此之外,商業地產的發展也不能忽略業態設置、品牌設置、運營等重要層面。隨著品牌豐富程度的不斷提升,品牌消費場所將出現分級,而主題和營銷活動的創新將助推項目持續形成熱點。
從三代養一宅到一鋪養三代,商業地產的命運與住宅截然不同。除了可以給業主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租金,一個好的商業物業還可以滿足多次融資需求。不得不說,這正是鄭州商業地產被開發商和投資者看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