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開發商通過心理戰術,布下一個又一個銷售陷阱,讓你暈暈乎乎掏了冤枉錢。
開發商通過心理戰術,布下一個又一個銷售陷阱,讓你暈暈乎乎掏了冤枉錢。在下拋磚引玉,揭穿銷售陷阱,希望大家也踴躍發言!
第一招:內部認購
內部認購是個很時髦的詞,銷售人員以“優惠”,“內部價格”,“先挑房”為誘餌,催你趕緊交大定金——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開發商憑什么讓你“用優惠的價格先挑房”?你是他親爹嗎?你不是。人家銷售一臉誠懇地說了:您是我們第一批最尊貴的客戶,比我親爹還親!于是您暈乎了,感動了,同時虛榮心也得到滿足了——于是您掏錢了。
好了,定金交了,不能退了,突然發現這個價格并不便宜,很多配套也沒說清楚,心理安慰自己說:沒關系,合同訂的細一點。可是定金在開發商手里,主動權就到了人家手里,您還怎么談合同啊!
所以,買房子是大事,就算真的多花了幾萬塊錢,也比您糟蹋了幾十萬塊錢要好吧?千萬別匆忙作決定,一定要把一切都搞清楚了,再交定金!
第二招:樓盤升值
銷售說了:您還不趕緊買?您看我們這房子升值多快啊!從開盤到現在已經長了1000(2000,3000。。。)了!您就算不喜歡,轉手賣了也是錢啊!
您要是不喜歡,別人為什么喜歡呢?世界上傻子真那么多?這么多新樓還沒賣掉呢!您還想高價賣二手?何況一買一賣,稅啦,中介費啦,就是好幾萬。您保證撈得回本?
這位說了:那我過兩年,等長錢了再賣。過兩年,您都付了多少利息了,這是不是得打進成本里?就算真的長了,您保證旁邊沒有新樓盤?原價加上您的利息,稅,恐怕和人家旁邊的新房子差不多了吧——那人家干嘛不買個手續簡單的新房子?
第三招:地價要長
銷售說了:還不趕緊買?這塊地風生水起,哼哼哈兮!左鄰XX商圈,右通XX核心!過兩年,絕對長得厲害!到時候一賣,您就沒事偷著樂吧!
不錯,我也認為地價會長。可是這和您有啥關系?地價長了,房子的質量還長了呢!在國外,十幾年的房子,還和新的一樣。一方面人家的房子質量好,一方面人家生活方式相對穩定。北京行嗎?幾年就是一代,您敢保證這房子5年后不過時?一個過了時的房子,能賣出什么高價?看看黃金地段的那些老房子就知道了——五年前的房子,已經相當落伍了,更不用說十年前的了。還是那句話,原價再加上您多年付出的利息,保證收得回本錢?
第四招:租金豐厚
銷售又說了:我們這房子,檔次沒得說!外國大公司首代,專門租這種房子。一住好多年!您只要交個首付,自有外國人替您交月供——房子可是您的呀!
您要是敢戰戰兢兢問一句:外國人為啥那么傻呢?
銷售馬上笑掉大牙:看看,老土了吧?人家外國人不在乎!人家大公司替員工付錢,人家又不在這里定居!就咱中國人愛買房,外國人就愛租房!
(低檔一點的樓盤,可以把“外國人”換成“大公司白領”,“中國人”換成“北京人”,其他則仍然可行)
其實投資房產在國外(以及外地)也很時髦的,這種概念更是舶來品。俺還聽說很多外國人都在中國買房。租金是不穩定收益,如果該樓盤規模較大,說不定還會起到降低當地租金的作用。租金不夠高,所謂投資回報就無從談起。舉例而言:一個100萬的房子,如果月租金3000元,一年是36000元,投資回報率為0.036,再減去您付的貸款利息,還不如放在銀行的回報高。
銷售說了:開玩笑!這么好的房子,怎么可能租3000?!最起碼也是6000!
對于這種話,您最好別輕易相信。去租賃市場好好打聽一下(可以裝成租房人去問中介公司),中檔房的租金不會比低檔房高太多,而在北京100萬左右的房子恐怕還算不上高檔。如果要價高,租賃周期會變長,相當于變相的降低了租金。抱著這種心態買房的話,要想清楚您的房子會不會好租。
第五招:愛買不買
銷售說了:您哪!愛買不買。想在合同里加附加條款?門兒都沒有!您前腳出去,后腳人呼啦嘩啦的來。您不買,我還不樂意賣呢!
于是您悲觀了,惶恐了,開始動搖了:我干嗎在乎綠化率呢?樹又沒長我家屋里。我干嗎在乎陽光呢?我白天上班啊。我干嗎在乎會所呢?游泳池還得花錢不是?我干嗎在乎車位呢?騎自行車多健康啊。我干嗎在乎交房日期呢?早點晚點他也得交嘛。
毛主席說得好: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錢在您口袋里,只要不掏出來,您就沒有損失。房子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商品,如果不滿意,將來就是無窮無盡的煩惱。如果您今天湊合了,將來變成二手房更加賣不掉。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開發商明擺著要簽霸王條款,大不了不買就是了,看看誰損失大。
第六招:限量發售
銷售員說了:這次開盤,我們只拿出兩棟樓,您要是想買,那得麻利點兒!我看這樣吧,您頭天晚上就過來排隊,保證第一個進售樓處,一定能挑到您最喜歡的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