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樓市暴漲暴跌時代已過
2015-12-01 10:54
來源:南方都市報
[摘要]
如今,樓市暴漲暴跌的時代已經過去,財富增值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
“新常態下,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必由之路。城市化過程是貨幣泡沫化的過程,貨幣泡沫最好的承載物就是不動產,如今,樓市暴漲暴跌的時代已經過去,財富增值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但優質不動產依然具備投資價值。”近日,由花樣年集團舉辦的“創見與未來———新常態下的資本增值與財智人生”高峰論壇上,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做出如此表態。論壇上,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潘軍也就房地產企業的轉型與升級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談轉型升級
80后中產是產品升級強心劑
吳曉波認為,互聯網+是企業轉型的必由之路,隨著內部的數據化變革、外部的消費者關系改造以及定價關系的改變,未來的制造業企業轉型將接受互聯網的大洗禮。
今年年初帶領團隊在日本開會時,吳曉波發現,80后的中產階層愿意花更多錢買更有品質的京瓷菜刀、納米吹風機、保溫杯、馬桶蓋,還有八千元的電飯煲等產品。“伴隨著80后中產階級的出現,將會給產品升級的企業帶來莫大信心,因為他們愿意為性能付款。”
潘軍在隨后進行的圓桌論壇上也提出,有著理性思維的中產階級是未來新的房地產產品銷售目標對象。他們對于房地產產品的質量以及審美有自己的標準。原來是只要能買套房就行,但是現在對于子女的教育配套、未來的生活配套,包括服務內容、服務品質、性價比等等都會有更高的要求。“明年將在深圳推出基于彩生活社區個性化定制服務的3.0版彩生活住宅,目標人群就是中產階級。”
潘軍認為,房地產開發行業未來同樣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升級空間。他預測房地產行業今后將出現三股時尚風潮。其一,在90后甚至00后群體當中,租房會變成時尚;其二,成品一次性交房會變成一個時尚;其三,房屋裝修實現自己選配的個性化定制將成為時尚。
談財富增值
好的不動產依然值得投資
吳曉波認為,當前狀態下錢放在手上一定會貶值。他認為,在當下人民幣泡沫化過程中,加大資產的杠桿效應是唯一的應對策略。對于中產階級來講,除了留一點保命錢以外,剩下的所有錢都應該扔出去,特別是30至50歲的人,一定要加大資產負債率,只有這樣,才能夠產生資產的杠桿效應。“今天在國內你應該大規模投入杠桿,國外部分最重要的是趁這兩年人民幣紅利盡快去旅游,也順便拿著貨幣到國外買一些好的資產,把人民幣沉淀為相對的其他貨幣資產,我認為未來十年很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后一次貨幣紅利。”
吳曉波同時認為,中產階級的標志是理性能力的提高,規避風險也是財富投資非常重要的方式。他提出兩種避險方式,其一是全球化資產配置,其二就是投資好的不動產。特別是在國內,優質的地段、好的開發商,有天然資源的不動產仍可以配置,因為它的抗風險能力最強。“二戰以后所有國家的經驗反復證明,城市化的過程一定是貨幣泡沫化的過程,貨幣泡沫最好的承載物就是不動產。”
吳曉波更進一步提出2016年是中國中產階層消費的元年,企業要想獲得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為其服務,因為他們理性、注重性能、追求品質,對于軟能力非常看重。他以房子為例,“房子賣多少錢,跟這個房子的成本無關,只跟這個房子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社區氛圍等這些軟能力有關。未來很可能同一地段的房子,同樣的高層,價格可能相差一倍,區別就在軟能力。”
談深圳樓市
房價一年漲40%不正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0月份,70個城市中,深圳樓市在同比增幅排行中仍位居首位,為40.5%。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36.8%,依然領漲全國。著名經濟學者易憲容也曾撰文指出,高房價對國內居民消費具有嚴重的擠出效應,也是居民內需增長的最大障礙。
對此,吳曉波認為,最近幾年以來,全國的不動產市場出現很大的分化現象,人口凈流入比較多,實體經濟增長比較好,土地供應方面控制比較得力的城市,不動產都在漲。1998年以后,深圳的人口凈流入在35%以上,所以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城市轉型也非常成功,但房價一年漲40%肯定不正常,會產生很大的擠出效應。如果GDP跟居民收入保持同比例溫和性增長,那就是好模型,大家都能從不動產增長、從城市發展中獲益。
吳曉波判斷,無論是深圳,還是全國其他城市,樓市暴漲暴跌的時代已經過去。
聲音
未來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能不能賺到錢,而是社會公平問題,所以中國政府未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社會公平問題。 ——— 吳曉波
所有房子都只是載體,真正的靈魂是人群,一個項目的核心,不在房子本體,而是在于業主和用戶。 ——— 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