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08:23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崔永元
錢文忠、蔡志忠、崔永元加盟的河南衛視《成語英雄》熱度不減,觀眾對于節目中的成語文化、人際溝通最感興趣,有觀眾表示,在文化遭受忽視的“快餐環境”中,這檔純文化節目有如“甘霖解大旱”,滿足人們對文化的渴求。崔永元接受今報記者采訪時也稱,《成語英雄》使得選手和觀眾隨時隨地在趣味中學習,就是一種社會效應。□東方今報記者 趙珈/文 李楊/圖
“參加這個節目可能只需要一個成語,但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說了十個成語,隨時隨地學習,有趣,還不累。”崔永元說。
文化為骨,如甘霖解大旱
上周四、周五的節目中,來自泰國和盧旺達的國際友人組合、涂鴉潮人組合、法官媽媽和留守兒童組合、考古少女組合、設計師和攝影師老友組合等多組選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各種年齡段、各種關系組合選手的故事以及溝通方式成為熱議話題,勾起了觀眾對于自己親子、朋友、家庭等各種關系的反思。
同樣地,成語這個節目最重要的載體也沒有被忽視。“掩耳盜鈴”與“掩耳盜鐘”的起源承接與不同的理解,讓人看到了中國成語的張力。
“很多現代人往往寫不好一手漢字,背不順名詩名詞,使用成語也驢唇不對馬嘴。身在這樣淵博浩瀚的文化里,卻繼承至如此模樣,多么讓人心痛!《成語英雄》是純文化節目,它的到來真猶如甘霖解大旱,不僅真正做到文化為骨,節目的設計也緊抓觀眾眼球。”觀眾“孤獨的花朵”在微博上感嘆。
讓人學到東西,有趣還不累
畫畫猜成語的萌趣、經典解讀的樂趣、搭檔組合的情趣、嘉賓解讀的智趣,使得《成語英雄》妙趣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崔永元也表達了對節目影響力的看法。
崔永元沒有用大道理來詮釋“社會效應”,而是講述了一件他親歷的事情。“錄節目時,有一對深圳來的老先生和孫女組合,他們爺孫倆為了籌備節目,在家里無論是做飯還是問安時都說成語。”崔永元說,選手參加節目可能只需要幾個成語,但他們在準備的過程中能說數十個成語,并從節目上發展到生活中,“這樣隨時隨地學習,有趣,還不累”。
崔永元笑稱,自己能坐在“成語先生”的位置上,是因為手里有成語詞典,讓他和選手PK,他還真的比不過選手們。“我PK不過他們,其實很多成語我也不知道,好多都是第一次見到。”崔永元還表示,在家中他和女兒一個研究韓國電影,一個喜歡日本漫畫,也沒有機會就成語來PK。
網絡新詞算不算成語?
人艱不拆、不明覺厲、十動然拒、喜大普奔……隨著人們對于社交網絡的頻繁使用,越來越多的流行詞匯也在網絡走紅。在節目你猜我畫的樂趣中,能否窺見當前網絡成語大熱的根源?
“漢語言最大的特點是約定俗成,大家總這么用,可能就會變成成語,但是現在還是要以標準的詞典收錄的為主。有時候也會在現場聽到選手不時地冒出來一個網絡成語,然后我們就在下面查詞典。最全的統計是說,有26000個這樣的新興成語沒有被收錄。”因為參加了《成語英雄》,崔永元也對這些新興的成語開始關注。
成語本就是在長期的生產勞作與生活風俗中誕生的。隨著語言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新興網絡的不斷發展,更多表達新語境的詞匯應運而生也是基于生產生活環境的變化的。網絡成語也是人們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成語的使用習慣創造而成的。
崔永元關系已不在央視?
東方今報記者獲知,12月6日,崔永元的工作關系已經從央視轉至中國傳媒大學,算是徹底離開了央視。記者隨即致電崔永元的工作人員陳小姐和央視總編室,但前者表示不清楚這件事情,后者電話沒有接聽,消息未被證實。
此前,崔永元曾表示,一有消息會在微博上發表。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崔永元在騰訊的微博上仍沒有發布有關自己人事關系的微博,倒是質疑起了網上盛傳的他一億元拍紀錄片《我的抗戰》的消息。崔永元反問:誰敢這么干?據悉,目前崔永元身在美國,正式開始了轉基因紀錄片的拍攝,12月下旬將回到北京,錄制《成語英雄》決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