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6日 08:34
來源:東方今報
老母親坐著特制的板車十分開心
河南衛視《中國感動》今日21:25播出
“感恩號”車隊做客《中國感動》
現場展示神奇板車的內部構造
分享40多天 1500公里的孝道之旅
古有“父母在,不遠游”;今有“常回家看看”入法。對家中老人的關愛、孝順,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有一個“感恩號”車隊,用一種最獨特的方式,踐行著對父母的孝心。2013年,五個家庭自制五輛板車,拉著五位81~100歲的老人,進行了一趟從上海到北京的“感恩之旅”,拉車的都已年逾花甲。今晚,結束了旅程的“感恩號”車隊的發起人王銳和幾位成員,帶著他們的板車來到了《中國感動》的現場,分享這段震撼人心的旅程。
□東方今報記者 王會杰 趙珈
【揭秘】“感恩號”板車來到現場
“感恩號”的故事要從2007年說起,王銳兄弟倆率先發起了“感恩號”的活動,他們自制板車,拉著母親到了香港,行程9000余公里,兄弟倆走壞了十五六雙膠鞋,三輪車的車胎換了10多條。2009年,他們再次出發,最遠到達臺灣。2013年,他們又開始了“上海到北京”的新旅程。
“年初,我們發起了招募,有200多個家庭報名參加,經過篩選,我們選擇了分別來自河南、江蘇、安徽等地的5個家庭,共15個人、5輛板車,組成了車隊。”王銳在《中國感動》現場介紹道。
接著,車隊的另外兩名成員謝淑華、王秋水也來到了節目現場,他們是拉著板車來的。在《中國感動》節目現場,這輛神奇的“感恩號”內部構造首次在眾人面前展露。“長約兩米,寬約一米五,里面是上下鋪,出門時,里面放了很多吃穿用品,拉車的人也可以在里面輪流休息。”隊員們說。
【起源】只為讓老人看外面的世界
就是拉著這輛構造獨特的車,五個家庭完成了他們拉著老母親“從上海一路到北京”的愿望。而車隊成員們做這件事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母親看看外面的世界”。
“母親對于外面世界的印象還停留在解放前,她就是一個家庭婦女,整天圍著鍋臺轉,最遠沒有走出家門十里以外。”
都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感恩號”的隊員們執意用拉車的方式帶著年齡超過八旬的母親們出游,他們為什么要吃這種“苦頭”?
謝淑華家里光是私家車就有6輛,雖然她還是個女性,但是她也加入到了“車夫”的行列,就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暈車。“我以前開車帶母親旅游過,但是她吐得厲害。我就是拉車,也要讓她到外面開開眼界”。
“我們沒什么能回報父母的,只想陪他們一起旅行。”經過40多天的時間,五位老母親終于完成了從上海到北京的旅程,她們看見了中國最繁華的兩大都市的美景,而她們的子女,這些年逾花甲的“車夫”們,也拉著車走了1500公里的路途。
【收獲】不僅僅是風景 還有親情
一路上,“感恩號”收獲了許多路人好奇的目光和友好的幫助,有一次,在南京經過一家小飯店,車隊停下來吃飯,老板硬是免去了一行十幾人龐大隊伍的餐費。還有的人,打聽他們的路線,趕十幾里路,只為給車隊送來最需要的水。他們用對父母的愛,喚起了社會的大愛。
“現在很多人旅游都是坐飛機、坐高鐵,是很方便,但也免不了走馬觀花,這種腳踏實地的旅行更加有趣。”主持人趙忠祥表示,作為長者,他對于兒女和父母的相處深有體會。“我很欣賞這種和老人相處的方式。父母總是和兒女待不夠的,父母年紀越大就越依賴子女。‘感恩號’的‘車夫’們,他們送給母親的并不只是一場旅行,而是40多天的朝夕相處,我想這是母親們最大的收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