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2013年06月13日 08:01
來源:東方今報
這塊牌匾據(jù)說有近200年的歷史
河南衛(wèi)視《華豫之門》中無處不滲透著一種“大收藏”理念。越來越多的藏友收藏的不僅是一件珍寶、一個古玩,更是一份親情、一種文化。幾位回族朋友抬來清真寺牌匾、家傳的溥儒山水圖……這些藏品能否登上今晚的珍寶臺呢?
□東方今報記者 王會杰 趙珈
【御前侍衛(wèi)和牌匾有何淵源】
六個回族朋友抬著清真寺的牌匾、喊著口號,就進了《華豫之門》的錄制現(xiàn)場,他們的活力瞬間點燃了現(xiàn)場的氣氛,然而,他們還講述了有關這個藏品的一個小故事。
“我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斀旭R振彪,這東西是他傳下來的。”他們其中最年長、也是最了解木匾的持寶人馬繼峰來自鄭州,說起這塊寫著“清真無二”的牌匾,他還講了自家流傳已久的趣事。“我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斒堑拦饽觊g的一個御前侍衛(wèi),他個子非常高 ,有一次面見皇上下跪的時候,皇上問他為何不跪著,他說回稟圣上,我已經(jīng)跪著了。”馬繼峰說,因為這件趣事,馬振彪給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皇上欽點為惇親王的貼身侍衛(wèi)。“后來我們村子里建造了一個清真寺,我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斁驼垚H王親筆題字,這個木匾就是當時從北京拉回來的,一直掛著將近200年。”
這塊牌匾真如他所說,是惇親王親筆題寫、掛在清真寺200年之久嗎?它又價值幾何?
【家傳溥儒山水圖價值不菲】
持寶人拿著家傳的“溥儒山水圖”來到《華豫之門》,為了還家人兩個心愿。已經(jīng)到了自己都快當“婆婆”的年紀,持寶人從自己92歲高齡的婆婆手中接過這幅溥儒的畫作,“奉命”來讓這幅畫在電視上“露個臉”。“我今天是受婆婆所托,帶來了我婆婆自己畫的畫作和她珍藏的溥儒的畫作,她希望自己的畫能在電視機前展示一下,而那幅溥儒的畫則登上咱們的珍寶臺。”持寶人介紹,這幅溥儒的畫作是當年婆婆結婚的時候別人送的賀禮,在當時也就值十幾塊錢。“婆婆一直都很把這幅畫當回事,從不舍得掛起來,后來我結婚的時候,她就送給我當聘禮了。”
主持人陳琨表示,溥儒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并稱“南吳北溥”,如果這幅畫是真跡,那將價值不菲。持寶人說,就算價值不菲,她也不會把這幅畫賣掉,而是像婆婆做的那樣,一代代把它當聘禮傳下去。持寶人能否圓夢?答案就在今晚播出的《華豫之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