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8日 09:01
來源:東方今報
參加第15屆央視青歌賽河南賽區決賽的部分選手
肖白、幺紅、李丹陽等著名作曲家、歌唱家亮相評委席
流行、民族、美聲三組決賽評出9強選手
他們將組成河南代表隊前往央視參賽
開放的賽制 吸引來更多好苗子
16日,歷時三晚的第15屆央視青歌賽河南賽區決賽在河南電視臺1500米演播大廳落幕。王晰、易文卉、董研峰等9位選手憑借唱腔和專業的音樂素養,分別摘得流行、民族、美聲組的三甲。不久之后,他們將代表河南賽區,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會師央視。
談及本屆青歌賽河南賽區的整體水平,總導演楊志強很欣喜:“公平、開放的賽制,吸引來了更多好苗子,提高了選手整體素質。”
□東方今報記者 毛韶華 實習生 謝文川/文 記者 劉棟杰/圖
從青歌賽脫穎而出的歌手,現在多數都是優秀的歌唱家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青歌賽的影響力是一些商業化選手節目所不能比的。
【臺前動向】
流行組:仨人唱同一首歌
“Moutain top 就跟著一起來 ,沒有什么阻擋著未來 ……”
14日晚,第15屆青歌賽河南賽區決賽首場舉行。盡管當日的比賽屬流行組,但是在這個無論是舞臺,還是評委打分規則上都稍顯嚴肅的場合,竟然能聽到當下最火爆的神曲《high歌》,著實令不少觀眾精神為之一振。
“本來今兒有點牙疼,一聽主持人報歌名,立馬精神了。”觀眾小杰有點興奮。不過很快,他的興奮就變成了有點哭笑不得。為什么呢?接下來又有兩組歌手分別演唱了這首歌。
“聽第一遍的時候很興奮,可是第三首《high歌》出來時,好像有點high不起來了。”觀眾范先生一邊開玩笑似的“抱怨”,一邊也很公道地表達了認可,“這也說明《青歌賽》在與時俱進吧,參與的選手都很時尚。”
為什么這么多選手都會選擇同一首歌呢?原來,今年青歌賽的賽制中有一個規定曲庫,參加分賽區決賽的選手在第一輪比賽時,必須從曲庫中的百首歌曲里做出選擇。幾位演唱《high歌》的選手均表示:“感覺它能帶動氣氛,再加上這首歌現在很紅,流行組,當然要唱最流行的音樂了。”
當天的評委、歌曲《相約九八》的創作者、著名作曲家肖白認為,雖然選手們唱的都是同一首歌,但每一個人的演繹方式不同,情感不同,帶給觀眾的感覺就不一樣。反而更有利于評委從中分辨高下。而另外幾位德高望重,打分時正襟危坐的評委,在點評結束后,也情不自禁地為選手試唱《high歌》之舉,更是引發現場掌聲一片。
【流行組三甲】:王晰、張張、張煜婉
民族組:要多唱中原民歌
15日民族組決賽的評委席上,記者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丹陽。
作為一個從青歌賽走出來的歌手,李丹陽坦言,青歌賽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的歌手真幸福。”李丹陽回憶,“我們那個時候參賽比較簡單,初賽、預賽都是送帶子,決賽才會去電視臺。現在多好,不限制報名地點,只要有夢想,想在哪兒唱在哪兒唱,想唱什么唱什么。優秀的選手太多了,很多優秀歌手甚至還沒有被發現。”
李丹陽認為,青歌賽的改變是時代進步的必然:“全民娛樂的時代,青歌賽做出改變,把自己包裝得多一些看點也是一種大趨勢。雖然相對于純粹的娛樂選秀,它必須保持嚴謹和專業,但是在某些環節上適當地設置娛樂因素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談及本屆青歌賽河南賽區的選手,李丹陽在稱贊之余,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今天的選手們,選唱的多是西北、云貴的民歌,其實我們中原也有很多很好的民歌作品呀。希望中原地帶的選手,要多在自己的演唱中發揮中原特色。”
【民族組三甲】:易文卉、蔣海玲、陳家坡
美聲組:競爭激烈難選擇
作為專業性較強的美聲組,16日晚的比賽激烈異常。選手們一個個拿出了超高水平,演唱得分相差無幾。而此前在河南賽區預賽奪得美聲組第一名的選手董研峰,不但繼續發揮唱功優勢,更憑借扎實的音樂素養保住了冠軍寶座。
當日的答題環節分為兩部分,知識題和試唱題。從老子著經地點到《西廂記》的作者是誰,從世界三大表演體系到《浮士德》出自誰手,知識題涉及范圍很廣。而試唱題選取的片段也多為人們熟悉的著名音樂作品,比如《天鵝湖》等。
評委李仲黨表示,保持青歌賽多年來的音樂素養考查環節是有必要的:“要想唱得好,必須要懂作品,知識豐富了,情感才能豐富。設置這一環節,就是要考查選手們的綜合素質水平。”
【美聲組三甲】:董研峰、秦侃如、李紅梅
【幕后聲音】
評委肖白:
專業與娛樂并存很難
盡管在賽制方面做出調整,但不少在現場觀看決賽的觀眾,仍認為青歌賽在整體風格和流程方面變化不大。對此,肖白認為,在選秀娛樂化的今天,青歌賽應該保持自己的風格:“青歌賽與商業化的選秀節目有本質的不同。無論什么樣的選秀活動最終目的都是要發掘新人,可能從形式上看,它沒有《中國好聲音》過癮,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從青歌賽脫穎而出的歌手,現在多數都是優秀的歌唱家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青歌賽的影響力是一些商業化選手節目所不能比的。”
肖白坦言,要做到專業與娛樂并存是很難的,而專業才是青歌賽的本質特點:“可以說,青歌賽是引領中國歌曲的風向標。”
總導演楊志強:
能選出好苗子 值了
經過層層選拔,跨度長達半個多月的集中高強度比賽,辛苦的不僅是選手和評委,幕后編導們的付出更是立竿見影, “比吃什么減肥藥都好使,這些天瘦了十斤肉。”青歌賽河南賽區總導演楊志強說。
與辛苦相比,他們更愿意聊的是開心。“能選出這么好的選手代表河南,我們都感覺挺值的。”楊志強說,“公平、開放的賽制,吸引來了更多好苗子,提高了選手整體素質。比如上屆我們河南賽區流行組的冠軍,此次竟然止步決賽,這就是一個很直接的例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