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15:17
來源:映象網-新農村頻道
羊肉湯、魚豆腐、多味瓜子,人人常吃或愛吃的食物,原來都是這么做出來的!一起來看看真相。
多味瓜子:加明礬炒出來
前段時間有記者從不同的炒貨店買了山核桃味瓜子,并送到食品檢測研究中心進行檢測分析,結果顯示,四種山核桃味瓜子,竟然有三種添加了明礬。
安徽省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院營養科營養師曹曼介紹,在瓜子中使用明礬,主要是為了讓瓜子不容易受潮或變軟,保持良好口感。瓜子無論是新的還是沉的,加入明礬后,都會使瓜子變脆。
但明礬中的鋁對人體傷害非常大,過量的鋁是一種慢性蓄積型神經毒素,長期攝入可能會對大腦神經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害,還會對我們的骨骼和造血帶來影響,導致骨質疏松和貧血等。
濃白色羊湯:羊肉粉+香精調出
去餐館吃飯,總能看到商家端出一碗碗白色的羊肉湯,不過這些是真的羊肉精心熬制出來的么?一些餐館里看上去很白很濃的羊肉湯,很可能是通過加入羊肉粉、增白劑或者香精等添加劑被“做白”的。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王濰青曾經和健康時報記者一起做過一個實驗,把自制羊湯和“加料羊湯”進行對比,發現從顏色上看,自制羊湯比較澄清,呈淡淡的米黃色;而外面買的濃白似奶,還有些沉淀物與雜質。
按照衛生部門規定,羊肉粉中含有的谷氨酸鈉和食用香精是允許餐館使用的,但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對肝臟、腎臟會有一定傷害。而且濃白色羊湯內所含的增加稠度的黃膠原等添加劑,長期或過量使用會加重肝腎負擔,并且誘發多種疾病。
魚豆腐:炸出來的魚漿、魚糜
別以為魚豆腐是魚和豆腐的完美結合,其實它跟豆腐沒啥關系,就是形狀像而已。
你仔細看下速凍魚豆腐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魚漿”或“魚糜”,不是新鮮的魚肉泥,而且原料魚經過采肉、漂洗、脫水后,加入糖類、磷酸鹽等防止蛋白質冷凍后變性的添加劑而制成。
先不說魚漿的來源和品質難以保證,有調查顯示,一塊魚豆腐中就有修飾淀粉、大豆分離蛋白粉、小麥淀粉、調味劑、胡桃木煙熏液、結著劑、木糖、海藻糖和甘氨酸等9種食品添加劑,修飾淀粉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吃多了會傷害骨骼。
而且在魚豆腐的加工過程中,還要歷經一個重要步驟,那就是油炸,這樣魚豆腐才能呈現出黃燦燦的顏色,經過油炸加工,脂肪也翻了好幾倍。
功能飲料:會讓人上癮
不少人相信了一些功能飲料廣告所宣傳的“提神、抗疲勞”功能,北京體育大學科學研究中心運動營養研究室主任曹建明介紹,功能飲料中含的咖啡因的確可以減少人體疲勞感,對提高運動能力有一定幫助,但這種天然中樞神經興奮劑最大特點就是讓人上癮,也就是說,以前喝一罐可能就起到提神的作用,一旦上癮就需要增加劑量,否則沒什么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咖啡因會對消化系統產生影響,刺激消化系統內壁引發炎癥,甚至產生消化道潰瘍,長期攝入咖啡因還會影響味覺感受,進而影響機體對能量的攝入。
另外功能飲料里大量的糖分也是專家們不建議常喝的原因,長期大量飲用不但會使人變胖,還有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仿葷素菜:添出來的仿真度
很多人以為吃仿葷素菜既能避免攝入高油脂,又能補充素食的營養,其實真相可不是這樣!
食品科學碩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羅海莉介紹,“仿葷素菜”的食材雖然都是素食,但一般都是以半成品冷凍起來再流向各大素食餐廳,人們吃到嘴里的往往都是已經不新鮮的食材,并且可能還經過了不合理的煎、炸、烤等烹飪方式,讓素食的營養大打折扣。
此外,為了達到葷菜的口感,“仿葷素菜”中添加了大量的植物油、鹽、味精、糖以及食用香精香料、著色劑等添加劑。而這些重口味的作料以及大量的油脂大大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患病的風險,一些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超量的話,還會給肝腎代謝造成負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