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5日 07:17
來源:東方今報
九頻道愛心大使在雅安 資料圖片
九之星品味生活館旗艦店開業 資料圖片
上情下達、基層反饋,《播報河南》做好時政新聞解讀
深度調查、連續報道,《開匯》將本土、外埠新聞一網打盡
對農服務、欄企結合,《鄉村服務社》引來兄弟頻道考察
《播報河南》欄目結合省廣電協會縣級臺工作委員會開展工作,把時政新聞的解讀和上情下達、基層反饋有機結合起來,并與省文明辦聯合開辦了“河南好人榜”特色板塊;《開匯》專注深度調查、連續報道,并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時評,將本土、外埠新聞一網打盡;《鄉村服務社》主打對農服務,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并開創頻道和農資企業“欄企合作”的全新電視經營模式。
2013年,河南電視臺第9頻道對《播報河南》、《開匯》、《鄉村服務社》三檔新聞欄目做了整合,時政新聞、深度調查、民生幫扶各司其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聞格局。
□東方今報記者 趙珈
《播報河南》 時政也是大民生 上下溝通很重要 河南好人我來找
“在省內地面頻道新聞節目中,民生新聞占了很大比例,反而政策傳遞、精神解讀的時政新聞有所缺失,《播報河南》彌補了這種缺失。新的惠農政策,需要我們及時傳遞;政策能給農民帶來什么,我們也會請本地專家進行解讀。省內廳局對于政策的落實情況,觀眾也能從節目中了解。落實政策和民生息息相關。”河南電視臺第9頻道副總監潘少甫告訴今報記者,《播報河南》和全省各個縣聯系緊密,不僅是一個“上情下達”的節目,也是一個“下情上傳”的渠道。
《播報河南》從去年九月份就已經開始了“河南好人”的報道,今年,更和省文明辦合作,為“河南好人榜”策劃了“河南好人中原行”板塊。“每個月,欄目組都會把全省18個地市走一遍。上旬策劃,中旬準備,通常在下旬出發。我們到那些‘好人’生活的環境中去,還原他們日常的生活,給觀眾帶來最直觀的感受,而不僅限于對他們的事跡的描述。”《播報河南》制片人常廣喜介紹。
《開匯》 深度新聞、連續報道、精辟評論 統統不能少
今年,第9頻道《新聞開匯》、《村長開匯》兩檔名欄進行了整合,合并成70分鐘的《開匯》,在每晚8點的黃金時段播出。這次整合,不僅僅是形式的改變,節目內容也有了更高標準。
潘少甫表示,《新聞開匯》中的本地自采新聞強化深度調查、連續報道;《村長開匯》中編輯的國內新聞,用幽默短劇的形式進行評論。“對于調查性報道,我們堅持用證據說話,不妄下判斷。我們不僅要報道新聞事實,更要通過連續報道,要求一個結果。另外,還有九妹跑腿、第九巡組等特色板塊,突出新聞現場性。” 面對新聞當事人,第9頻道不僅是一個消息的傳播者,更在新聞背后做了許多切實能解決他人困境的事。從救助云南災區兒童、援建貴州“河南水窖”到幫患病女孩王文莉建面包房、辦“河南好人榜”……
《村長開匯》是編輯類節目,趣味性和精彩程度卻絲毫不遜于自采新聞,欄目組通過“說方言的村長”、首創的搞笑短劇等靈活手段對新聞進行再加工。其中,“咱嘞河南話”板塊極受百姓喜愛。潘少甫表示,6月9日前后,《咱嘞河南話》同名書籍將問世,在全省新華書店發行。同時,潘少甫透露,一向活躍的“村民委員會”還在醞釀著“咱嘞河南話”的新改版,讓觀眾更多參與到節目中來。
“新的《開匯》把本地新聞和全國新聞、嚴謹和活潑的形式有機結合,帶給觀眾全方位的民生新聞享受。”潘少甫說。
《鄉村服務社》 引領對農服務、電視經營新模式
今年,《鄉村服務社》所做的種種努力,到了收獲的時候。全國電影頻道聯盟、對農頻道聯盟的各個兄弟頻道紛紛前來考察,學習《鄉村服務社》的“欄企結合”模式,并為己所用。
“《鄉村服務社》是一檔專業的對農服務電視節目,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新型電視經營模式。”《鄉村服務社》總制片人肖俊德告訴今報記者,集信息、資訊、維權、幫扶、農業知識普及、創新農資的推介于一體,《鄉村服務社》通過“天天315”、“12316農博士在線”、“有理說理”、“咱家試驗田”、“九妹牽線”等五個板塊,為觀眾服務。
河南是個農業大省,農資產品關乎民生大計,但農資市場還存在混亂現象,化肥、種子質量不過關,輕則減產、重則絕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鄉村服務社》借鑒國內對農頻道的普遍做法,開創了“欄企結合”的模式,聯合優質農資廠家,把企業的品牌效應和媒體的公信力結合在一起,為農民提供可信的農資產品。
此外,第9頻道還利用農業產品的優勢資源,搭建起河南土特產、農副產品從農民手中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橋梁。“九之星品味生活館”從去年11月開始,在鄭州開設了七家店,近期將在安陽、新鄉、焦作、濮陽等地普及,三個月內,將覆蓋全省所有縣市。這也是第9頻道在解決了農民生產上遇到的問題后,在銷售渠道上為農民兄弟排憂解難的跟進措施。
“毫不夸張地說,《鄉村服務社》開創了電視新聞產業改革新模式,也是一個發展趨勢。以往的媒體生存主要靠廣告商投入,但欄企結合后,媒體參與經營市場,可以直接獲利。”第9頻道副總監石曉燕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