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16:25
來源:映象網-公共頻道
飲食方面的學問,每年都在不斷更新。日前,美國《生物技術雜志》盤點了2014年度飲食方面的十大新聞。
1 甜味劑不利于健康。人工甜味劑主要是指具有甜味但不是糖類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發現:號稱能夠幫助減肥和預防糖尿病的人工甜味劑,實際上會引發葡萄糖耐受不良,導致一些代謝性疾病。
2 “洋快餐”會引起大腦炎癥。人們都知道長期吃垃圾食品對身體有害。然而,一項新研究表明,垃圾食品吃5天就會對記憶產生影響,這種飲食方式能在短期內引發大腦海馬體的炎癥反應。
3 可可豆能預防認知衰退。食用性黃烷醇是可可粉里的天然活性物質,當前在大多數可可粉加工過程中會將其去除,然而這種物質能逆轉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力衰退。
4 腸道菌可防食物過敏。近年來,食物過敏現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在兒童中。研究人員確認了一類能影響食物過敏反應的腸道細菌。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用益生菌預防和治療食物過敏。
5 高脂飲食影響生物鐘。高脂飲食會損害記憶力,導致肥胖和代謝疾病。近日科學家們發現,高脂飲食還會影響生物鐘。研究指出,生物鐘能夠根據飲食的營養含量來進行自身重編程。
6 啤酒好喝跟酵母有關。啤酒愛好者們總是津津樂道地品嘗啤酒的不同風味。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風味的產生要歸功于酵母。啤酒酵母為了吸引果蠅,進化出了生成果味芳香分子的能力。
7 適量優質脂肪延緩衰老。雖然高脂飲食不利于記憶、生物鐘和腰圍,但一項新研究表明,小鼠食用中鏈脂肪酸(如椰子油)的抗衰老效果尤其好。
8 適量飲酒減輕焦慮。喝酒不僅可以減輕焦慮,還有助于社交;當然喝多了也會讓你做出一些危險或令人尷尬的行為。研究人員研究了酒精對線蟲影響,發現酒精會使線蟲做出原本受到抑制的行為。
9 釀酒殘渣能防骨質疏松??茖W家們用啤酒釀造過程中的殘渣,在體外成功培養了小鼠的成骨細胞。研究顯示,這些殘渣可為成骨過程提供更好支持,有助于治療骨質疏松癥。
10 “搞笑諾貝爾獎”均與食物有關。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想必是一群食客,不信看看這些獲獎項目:踩到香蕉皮時鞋底與香蕉皮間的摩擦力、為什么會在面包上看到耶穌的臉、利用嬰兒糞便里的細菌做香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