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端午節還有一段時間,但應節的粽子均陸續搶先上市。與往年相比,受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粽子價格總體升幅約10%,雖然升幅不大,但受近期返青粽、毒咸蛋負面影響,市民對粽子選購趨向謹慎,或選擇自行包粽躲避問題粽。
粽子價格漲幅約10%
雖然還有將近十多天才到端午節,但市內各大超市、餐飲店、面包店等均推出一系列的粽子應節,在各大超市都有發現,超市開辟了“萬水千山粽是情”的銷售專區,咸水粽、豬肉粽、豆沙粽等各種不同口味粽子在擺賣。普通的粽子標價為4.5元/條,但體積偏小,重量約120克,相對往年的售價只是略漲幾毛錢。銷售人員告訴筆者:“今年的粽子漲價不多,大概10%左右。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制作粽子的糯米、糖、油、肉類等原材料成本上漲。”在采蝶軒面包店中,單個粽子的銷售價格在5元/條左右,體積也相對較小。該店銷售人員表示今年粽子漲幅也是幾毛錢。
除了超市,一些餐飲店也推出自身的特色粽,但價格相對高昂。如咸肉粽售價為18元/條,蓮蓉堿水粽13元/條。該店服務員告知筆者:“我們粽子用料較多,所以定價與超市不同。但漲幅也在10%左右,市民也能接受。”
部分市民不選購咸蛋粽
雖然今年市面上出售的粽子價格升幅不大,但受近期返青粽、毒咸蛋的負面影響,市民選購粽子趨向謹慎,甚至部分市民選擇不購買粽子。筆者在一家超市的粽子專區發現市民黃先生正猶豫不定地選購粽子,筆者立刻上前詢問為何選購粽子如此艱難?黃先生表示:“我是粽子迷,但最近關于粽葉和咸蛋的負面報道,讓我想吃又不敢吃。返青粽還好辨認,但咸蛋就難以區別和防范,我現在只能購買沒有咸蛋的粽子。”
另一位在超市選購的徐小姐則無奈表示:“我只是普通家庭主婦,對于問題粽子難以鑒別,為安全起見,今年我不會在外選購粽子了。”市民梁先生擔憂地向筆者陳述道:“現在毒咸蛋都已經流入市場,而且難以追尋。說不定制作粽子的商家自己也不知道選購了問題咸蛋,所以今年吃粽子選沒有咸蛋的比較保障些。”
超市負責人亦表示:“受毒咸蛋的影響,也有不少市民在購買之前詢問材料的來源,但對銷售額影響不大。”而采蝶軒銷售人員則說:“今年市民在選購粽子上相對較謹慎,需經過細看才決定選購。”
選購粽子五注意
筆者在走訪市場中發現,部分家庭因受返青粽、毒咸蛋負面影響,有市民則自家進行包粽,實行從原材料上抓食品安全。市民陸阿姨是今年受毒咸蛋消息影響而萌生自行包粽的市民之一。陸阿姨說:“我連咸蛋都是自己腌制的,自己準備糯米,肉類、綠豆這些原材料,雖然成本相對高昂,但能吃得放心。”在隔壁幫忙包粽子的何阿姨也插話說:“雖然在外面買方便,但毒咸蛋事件防不勝防。自己包,不但安全衛生,想吃什么就加什么,一家人一起包還有樂趣呢。”
如何選購放心的粽子,江門市消委會負責人表示,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粽子,并在選購粽子時要注意以下五點:
【一】是注意標識。首先選用有QS標志的商品;其次,查看標簽,而標簽上應標明商品名稱、凈含量、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產品執行標準號;食用時查驗主要原料及配料與標簽是否相符。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三無”產品。
【二】是注意包裝。《國家粽子行業標準》規定,沒有包裝的速凍產品不得銷售,并嚴禁拆包零賣。因此不要購買包裝不符合規定的產品。真空包裝的產品,查看是否有漏氣或鼓氣現象,如有亦不要購買。
【三】是注意品相。正常的粽葉呈暗綠色,過于鮮艷的粽葉不要選購。優質的粽子粽體無外露,粽角端正,扎線松緊適當,具有糯米及其他谷類食物應有的香味,無酸敗、發餿等異味。
【四】是注意保存。由于新鮮粽子保質期短,消費者把粽子買回家后最好當天食用或放在冰箱內儲存,否則就容易變質。購買熟粽子的,應重新加熱蒸煮后再食用。若發現有雜質、夾生、霉變、生蟲等現象,千萬不要食用。
【五】是注意商家。消費者在購買粽子時應盡量到規模較大、信譽好的商場、超市和正規的副食商店購買。消費者應保存好購物發票等有關憑證,以便發現質量問題及時向工商、消委會等部門投訴維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