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迄今約有兩千年的歷史。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賀學君介紹,因是節正值夏季,是夏季最大的節日,因此,端午又稱“夏節”;因節日中有用蘭草湯沐浴之舉,又稱“沐蘭節”、“浴蘭節”;因節俗活動中有裝飾小兒女及請嫁女歸寧(回娘家)之俗,又稱“女兒節”……此外,還有“蒲節”、“五月節”、“粽包節”、“龍船節”、“女媧節”等多種相關稱謂。
與豐富多彩的端午起源說同樣的,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至今仍在全國各地流傳、延續著。然而,無論稱謂為何,端午時節所反映出來的意義卻是一致的。賀學君副會長認為,這個節日本是對人身體健康的一種愛護,對生命的愛護。端午時節提倡的是人與自然的調和、平衡,以安然度過夏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