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備忘錄
端午小長假即將到來,不少游客早早報好了旅行團,準備到國外“血拼”。不過記者上午從北京國檢局獲悉,從國外帶回的海鮮、藥材以及皮制品等都被禁止入境。北京國檢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市民,端午出境購物,千萬別花冤枉錢。
“我在香港買了點干魚鰾,打算回來煲湯喝,結果被告知不得帶入境。”市民趙小姐告訴記者,昨天她差點被“扣”在機場。“當時老板打包票說沒問題,肯定能帶回來,沒想到小五千塊就這么打了水漂兒。”
首都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旅檢處副處長夏云成告訴記者,今年1至4月,首都機場國檢局共截獲禁止攜帶進境物9983批次,同比增長267.8%,其中包括動物產品4788批次、植物及植物產品5014批次。
記者了解到,被截獲的植物及植物產品主要是新鮮蔬果,價值不高。但在動物產品中,國人經常攜帶的魚翅、海參、燕窩都是高價品。“看著成噸的名貴海產品被銷毀,我們也心疼游客的錢。”北京國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端午和暑期出境的市民一定要注意,千萬別往國內帶動植物。
游客經常攜帶的違禁品及來源地
品類 國家和地區
皮制品 俄羅斯
魚翅、燕窩、海參等 港澳、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
奶制品 日韓、北歐、澳洲地區
肉制品 西班牙等歐洲地區
提醒
記者了解到,按照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第1712號公告,以及2012年實施的《出入境人員攜帶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我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包括動物及其產品、植物及其產品,如魚翅、海參、燕窩和牛奶、奶酪等都在禁帶目錄中。
北京國檢局特別提醒,海鮮類制品無論是鮮貨還是干貨,都不能攜帶。人參只有在處理成直接食用的前提下,比如人參含片、人參茶等才可攜帶入境。(記者 王思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