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在1995年舉辦國際獻血者日以來和2000年舉辦以血液安全為重點主題的世界衛生日慶祝活動積累的經驗基礎上,首次于2004年6月14日開展了世界獻血者日慶祝活動。
鑒于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獻血者對于獻血日的關注與興趣,2005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WHA58-13號決議,確定每年慶祝世界獻血者日,每年的6月14日即發現ABO血型系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卡爾?蘭特斯坦納的生日,命名為“世界獻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WBDD)。確定每年慶祝世界獻血者日,世界獻血者日成為全球性的促進人類健康與文明進步的重要節日之一。決議還促請關心全球血液安全問題的各國際組織和機構開展合作,以促進和支持世界獻血者日。
確定世界獻血者日的目的不是要在6月14日這一天吸引大批的獻血者來獻血,而是要喚起社會廣泛的對自愿、無償獻血的認識,鼓勵更多的人成為定期獻血者,包括為了家人和朋友的需要而獻過血的健康獻血者。
世衛組織會員國衛生部長在2005年世界衛生大會上確定每年慶祝世界獻血者日。組織世界獻血者日活動的國家數目逐年增加,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開展了活動。政府領導人、皇室成員和名人的高層承諾和支持,連同媒體宣傳和以社區為基礎的活動,將世界聚攏在一起,感謝無私個人捐獻其血液拯救生命,增進素不相識者的健康。
世界獻血者日聚焦點是,自愿無償獻血者完全出于利他目的,奉獻了拯救生命的禮物。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2002年有39個國家,2006年增至54個國家)實現100%自愿無償 獻血的目標,人們也越來越贊賞定期獻血的自愿無償獻血者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獻血者是最安全的獻血者,也是滿足需要輸血的所有患者需求的可持續國家血液供應的基礎。在全世界自愿獻血者數目增加的同時,生產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等血液成分的國家數目也增加了。
確定這一非常廣泛主題的目的是便于各國集中精力對付各項具體挑戰,為此:
主張那些尚未實現100%自愿獻血目標的國家應該再度重視新的和具有創意的社區參與和青年參與方法,并制定國家獻血規劃,增加自愿獻血者的數目,逐步淘汰家庭/替代獻血,消除有償獻血。
呼吁已經實現100%自愿獻血目標的國家加緊努力,增加定期獻血者的數目,以便維持穩定的獻血者隊伍,隨時滿足本國在例行和緊急情況下對血液和血液成分的需要。
促請正在建立或擴大血液成分規劃的國家將這些規劃建立在100%自愿無償捐獻的基礎上。
鼓勵已建立血液制品采購機制的國家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以便獲得足夠的基于自愿獻血的血液制品供應:例如,在2009年世界獻血者日,一些國家不妨將重點放在通過 自愿捐獻血漿實現自給自足上。
世界獻血者日由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獻血者組織國際聯合會和國際輸血協會這四個核心組織聯合主持。每年,這些伙伴組織確認一個國家擔任世界獻血者日全球活動的東道國,為全球媒體宣傳提供一個聚集點,提高對自愿無償獻血者在國家衛生保健系統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慶祝活動還旨在支持輸血機構、獻血者組織和其它非政府組織加強和擴展其自愿獻血者規劃,并推進國家和地方運動。
歷年世界獻血者日主題:
2004年主題:獻血,贈送生命的禮物。謝謝你們。
2005年主題:慶祝您血液的禮物。
2006年主題:讓人人享有血液安全。
2007年主題:安全血液促進母親安全。
2008年主題:定期獻血。
2009年主題:繼續重視通過實現100%自愿無償捐獻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目標,改善安全和充足的血液供應。
2010年世界獻血者日將著眼于青年捐獻者,口號是:“向世界提供新鮮血液”
2011年主題為“捐獻更多的血,挽救更多的生命”
2012年主題為“每位獻血者都是英雄”
2013年主題為“每一份獻血都是生命的禮物”
2014年主題為“安全血液挽救母親生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