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雙鞋,遲遲不見來,到底該咋辦,且聽專家說端詳
核心提示
網上下訂單,快遞前后腳送來“雙黃蛋”;款付了,貨沒來;微信、代付,騙子有用不盡的潮辦法……隨著網絡消費的流行,由之產生的投訴也越來越多。“3·15”前,消協、公安和律師就一些“涉網”消費投訴進行了詳解。
□記者 朱琨
案例 1
一個訂單下了“雙黃蛋”
今年2月份,鄭州市的徐女士在網上買了一款品牌皮包,第二天快遞員就通知取貨。她拿著皮包準備上網評價時,發現訂單信息顯示,自己的貨物正在分揀還未出庫。之后,她的第二只皮包如期到貨了。她打電話給網站客服,得到的回答是,第一個送貨的是假冒的。“那么,誰泄露了我的信息?”對此,網商無法給出解答,徐女士只好投訴到省消費者協會。
解答:
省消協投訴與法律事務部主任李漢生:個人信息泄露涉及公安部門職能,如果公安部門確認,消協才可以介入追查調解。很多顧客甚至懷疑是商家自身搗鬼,一次下“單”,賣個雙黃蛋。
鄭州市公安局相關處室負責人:這種情況缺乏舉報指向性,目前爆出的個人信息泄露案件,大都是內部人員掌握直接證據然后報案。徐女士的案件中是哪個環節泄露,商家和行騙者是否利益共同體,立案存在難度。
河南力天律師事務所主任丁香:網絡購物確實存在信息泄露的“副作用”,但法律的監管還存在空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