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鵬飛)近日,上海質監部門發布多份通報顯示,包括松下、小鴨、LG、長虹、海爾在內的多個家電品牌因抽檢產品不合格被點名。專家稱企業涉虛假標注,或為騙取節能補貼。
記者在鄭州市多家商場看到,不少不合格的產品仍在銷售,銷售人員表示尚未得到停止銷售的通知。
“俺這賣的都挺好的,公司也沒有這樣說過。”
“我還沒有聽說呢。”
去年5月以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推出對空調、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的節能補貼細則。其中高效節能家用洗衣機補貼標準為70元-260元/每臺,而電視的最高補貼額為400元。不少商家為了騙取節能補貼進而在能效標準上頻頻造假。一位銷售人員透露:
“這個標準很難說,都是這個型號的機器送去一臺檢測,檢測完之后,給你這個能效的標志,然后你自己在工廠生產自己貼,所有的品牌都是這樣做的。”
由于目前我國對家電品牌實行的是抽查制,難以覆蓋所有廠家和產品,而這種欺騙行為違法成本很低,根據現行的能效標識管理辦法,家電企業就算虛標能效,受到的處罰也只是地方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停止使用能效標識。專家建議應加大執法力度,同時行業內部也應加強自律。
“我們的質監部門、工商部門除了盯住主流品牌以外,對中小企業也不能放過。是否可以建立行業內的相互監督的機制來補充抽查的不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