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網絡購物,光看賣家的信用等級和好評率就能買到好商品嗎?昨天,沈陽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賣家信用是幾個鉆或幾個冠、好評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賣家的信用高低和所售商品的質量好壞。
近日,消費者李女士到沈陽市消協投訴,她在某網站一賣家店鋪里看好一款知名品牌家居服,該網站顯示此賣家信用為藍冠,好評率為99.56%,李女士沒有太多懷疑就付款了。收到服裝后發現上衣左下側明顯比右側短,屬于產品質量問題,李女士當天將上衣的照片傳給賣家,賣家客服收到后一直不與李女士聯系,并且不理睬她的問詢。經李女士多次和賣家聯系后,賣家要求其先將服裝郵寄回。李女士按照賣家要求將服裝郵寄回賣家并在該網站申請退款后,賣家卻說不受理李女士的退款申請,并說她無理取鬧。
快速發展的網絡消費,既為消費者提供了購物方便,也存在著一定的消費風險。為此,沈陽市消協提醒消費者在網絡消費過程中,要做到五注意:
1.要注意樹立網絡交易風險意識。目前提供網絡交易服務的網站良莠不齊,消費者在進行網絡消費時應當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不要輕信超低價格和質量擔保承諾等。
2.要注意謹慎選擇交易對象。盡量選擇到信用好,安全性較高的網站購物。做好信用評價真偽的甄別,消費者可從以下四點入手:一是賣家的歷史信用構成。對賣家短時間內利用虛擬物品炒作信用的網站要警覺。二是產品轉化率是否異常。例如瀏覽量很低的產品卻有很高的成交數和評價數,基本可以認定存在虛假交易行為。三是具體的評價是否異常。消費者購買是否非常有規律。非常有規律說明存在人為行為。四是一定時期的商品退貨量是否高于同類他品量,以及退貨原因。對于有上述問題的網站其信用會不是很好,消費者應謹慎選擇。
3.要注意選擇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盡量選擇貨到付款的方式。對于必須先行付款方式要選擇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方式結算,同時要警惕木馬程序,不輕意點擊賣家提供的鏈接,特別是鏈接中的支付系統,不要輕易外泄校驗碼,并注意保留支付證據。
4.要注意謹慎處理個人信息。不可隨意將自己的真實信息泄露給身份不明的網站和網絡經營者。為配送需要,也只提供必要的聯系方式,盡量不要提供其它信息。
5.要注意積極應對消費糾紛。當出現網絡消費糾紛時,要保存網上商品圖片和介紹以及與商家聊天記錄等資料,要及時與網上商家聯系,不可錯過有效的維權時效,要先申請退款,等到商家同意退款申請后再郵退貨物。如不能協商解決,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尋求法律援助。(記者 張曉寧 實習生 李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