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業主買了一間15.95平方米的地下室,但測量后卻發現面積只有一半,面積“縮水”是業主的測量方式有問題,還是公攤面積有“貓膩”?
業主
地下室面積“縮水”一半
2012年12月28日,徐先生花4.75萬鄭元買了漢飛金沙國際小區8號樓的一間地下室,建筑面積約15.95平方米。徐先生說,售樓人員告訴他,將來可能會得到12平方米的空間。他想去現場查看,但對方稱尚未完工,連工作人員都沒去看過。他以為應該大差不差,就欣然簽單。
今年2月下旬,徐先生在推遲兩天后收了房。當天,他帶著卷尺去查驗,“我那間地下室長3.7米、寬2.1米,面積約7.77平方米,連原來說的面積的一半都不到?!弊蛉丈衔纾殖志沓吆汀皡f議書”,去售樓部公布他的丈量結果,要求工作人員給個合理的解釋,“我是做生意的,買地下室就想放點貨,但現在只剩下不到8平方米,怎么用?”
一位李姓業主說,她買的是6號樓的地下室,建筑面積是19.72平方米,但實際還不到9平方米。
回應
地下室有公攤不滿意可轉讓
昨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徐先生買的地下室重新丈量,得出的室內凈面積在7.5平方米到7.8平方米之間。
隨后,記者又陪同徐先生來到售樓部,見到了銷售經理,這名劉經理自稱是該小區甲方——河南光潤房地產有限公司的正式員工。她解釋說,整個小區地下室基本上都是這種情況,實得面積占比都在半數左右,“這很正常,一些商鋪也是這樣”,“比如說地下通道、風機房、電梯間都算公攤面積。”
“地下公攤面積太多了,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徐先生質問道。
“不是我們計算的,而是說我們把相關數據上報給房管局,由相關部門來測繪計算,他們有個什么系數,一乘就能得出來每戶地下室的公攤面積?!眲⒔浝砘貞Q。
記者追問都有哪些數據,能否找個懂行的工作人員幫業主解答一下,劉經理稱,這些都太專業,他們公司相關人員不在,“如果你實在覺得實得面積不夠用,就再選面積大一點的,把現有的轉讓給別人。”
說法
A.墻體也占一部分建筑面積
昨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就此事采訪了鄭州一位資深房屋查驗咨詢師張新全。他解釋道,業主的測量方法不太精確,協議上約定的建筑面積不僅包括室內凈面積,還有墻中軸(墻體的中心線)的一半面積,“比如說,地下室的墻是用兩塊磚的規格壘起來的,那么有一塊磚的面積應計入建筑面積?!?
“總的共用面積除以地下所有套內面積,會得出來一個系數,然后再乘以每間地下室的套內面積,就是每間地下室所公攤的面積?!编嵵菔凶》勘U虾头康禺a管理局測繪科科員周瑞華,看了漢飛金沙國際小區地下室平面圖后說,該小區地下室是連通的,公用通道、通風井、風機房、配電室、電梯間面積等都算公攤面積,“你想得到的面積多一點,地下通道估計就會窄一點,反之亦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