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好月子期,健康一輩子。”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孕期女性越來越看重坐月子。于是,月子會所應運而生,并且成為市場新寵。帶著寶寶入住月子會所,成為很多家庭既省心又有面子的事情。然而,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不少人瞄準這個新興行業,開出每月數萬元甚至百萬元的天價。但是,很多月子會所沒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衛生環境差、缺乏監管主體……原本應該讓人們放心的場所,卻暗藏種種隱患。
高價并不代表高質,生意火暴卻無執照
目前,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地出現一些天價月子會所,最高消費達28天118萬元,每月花費38萬元的套餐也有數十位產婦嘗試。可高價并不等同于高質量的服務。一些專家告訴半月談記者,月子會所不能算作正規的醫療機構,由于準入機制缺乏,存在一些漏洞。有些月子會所甚至租個房子、請個月嫂就開門營業,很多月子會所租在賓館中,衛生條件并不達標。一些地方出現月子會所因衛生管理不到位,導致多名嬰兒感染病毒、或母嬰交叉感染紅眼病等事件。
一位懷孕3個月正在預定月子會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走訪了多家月子會所,價格普遍在3萬元至10余萬元之間。“現在不少賓館搖身一變成了月子會所,甚至曝出房間里有老鼠等。”一位網友抱怨,自己在月子會所花了4萬多元,號稱個性化的飲食“月子餐”變成了簡單菜品的重復,魚湯里只有魚頭魚尾,還會向產婦推薦某些品牌的魚肝油。
記者在廣西走訪時了解到,目前南寧市有近十家上規模的月子會所,價位從每月一兩萬元到三四萬元不等。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月子會所的服務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主要貴在房間上。如單間不如套房貴、一室兩戶不如一室一戶貴、市郊不如市中心貴。一家月子會所客服人員直言:“1萬多和2萬多的套餐服務內容是一樣的,就看客人的需要來訂。”
營業執照是企業或組織合法經營權的憑證,但是很多月子中心負責人談及營業執照時語焉不詳。南寧都市麗人醫院月子會所負責人黃愛廣說,南寧市的月子會所很多都沒有執照,他們也不例外。徐麗娜月子會所負責人坦陳,雖然自家辦了執照,但是“經營范圍”一欄也不是月子會所,而是家庭服務。
亂象多源于標準空白,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由于目前母嬰保健機構沒有嚴格的準入機制,政府衛生部門尚未對其經營和許可、服務質量設定標準,一些不能嚴格自律的母嬰保健機構介入醫院和家庭服務監管盲區,其服務質量令人擔憂。
上海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協會常務副會長肖迪娜介紹,目前國家尚未對月子會所出臺統一的準入制度,例如房屋的設施設備標準、衛生條件、需要幾名育嬰師或護理師等都沒有規定,導致月子會所服務良莠不齊。而且月子會所還涉及多頭監管的問題。“如果涉及食品,就是食品部門來監管;如果涉及交叉感染,就是公共衛生部門來監管;有的地方還涉及環境方面的監管,導致監管存在一定盲區。”
一家月子會所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屬于一家母嬰醫院,醫院每個月都會對公司的環境、工作人員的手等取樣檢查菌群情況,確保衛生,但監管部門來抽查的比較少。
事實上,部分供職于月子會所的育嬰師、月嫂等工作人員并不具備衛生護理和相關的職業資格證,也沒有經過專業的資質訓練,護理不當的現象常常出現。
半月談記者撥通一家月嫂培訓機構的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在他們這里學習12天,加上周末休息日,差不多湊個20天左右后參加考試,就能拿到相關資格證書。當記者咨詢萬一考試不過怎么辦,他說:“我不能說你絕對考不過,我們這里三年級小學生也考得出來的。”
“這是一個新興行業,缺乏相關標準和規范,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出臺行業標準、給予指導性意見,對會所是好事,對行業發展也很有益處。”寶瑞佳國際月子會所的劉女士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