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鄭州火車站一剛滿月的女嬰,體溫高達40攝氏度,孩子燒得像烤紅薯,經診斷竟然是“中暑”了。
乘了24小時火車,孩子燒得像烤紅薯
“孩子哭鬧不停,發高燒。”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馬姓醫生說,“打開包裹孩子的三層包被,一股熱氣升騰上來,孩子熱得像烤熟的紅薯,體溫高達40攝氏度,面色青紫。”
站在一旁的80后媽媽非常焦急,她說:“我們從四川回老家過年,路上一直擔心女兒不適應北方的冷天,帶了好幾個包被,坐了一天一夜的車,沒想到孩子還是感冒了。”經醫生診斷,孩子不是感冒了,而是“中暑”了。
春運途中,周歲以下的嬰兒易“中暑”
該醫院兒科主任胡文淼說,嬰幼兒冬季“中暑”即“嬰兒捂熱綜合征”,多發生于1周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
“嬰兒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差,如果衣被過暖或蒙被睡覺,就會因溫度過高而出大汗、面色蒼白、高熱、抽搐、昏迷,甚至還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情況特別嚴重者,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提醒帶著孩子坐長途車的年輕父母:車上人多、空氣不好,盡量不要把孩子包裹得太厚,更不能把孩子的頭部裹在被里。
給孩子穿多厚才合適?胡文淼說,如果寶寶臉上發紅、頭上冒汗、手心發熱出汗、煩躁哭鬧、呼吸加快,體溫在37.5攝氏度以上,在排除疾病的情況下,要考慮孩子是否穿得或蓋得太多了,應適當減少衣物。
“以孩子的背部不出汗為標準。”胡文淼說,“一旦發生‘嬰兒捂熱綜合征’,應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減少包裹,切忌用退熱藥退燒,以免出汗過多引起脫水。”
(河南商報記者 逯彥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