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偉賓
洗發卡、購物卡、美容卡……近年來,預付卡消費被商家廣泛推崇,由此也產生了不少糾紛。
昨日,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從本月起,我省將對商業預付卡進行嚴格管理,單張不記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限額不得超過1000元,即1000元以上需登記實名,同時,提出20%~40%的資金存管制度,對發卡企業有不小觸動。另外,商家違規發卡最高面臨3萬元處罰。
有從業者提出,實名制登記對發卡企業的影響并不算太大,但相關稅收制度需跟上。
背景
預付卡風險大、爭議大,管理迫切
日前,商務部出臺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從今年11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
所謂單用途卡,是指僅在發卡企業麾下門店或平臺使用的購物卡。而多用途卡則是除了在本企業麾下門店使用外,還可以在其他簽約商戶處使用。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1年國內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銷售規模約1.7萬億元,結算金額約1.3萬億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銷售額在企業銷售收入中占比(滲透率)達到12%。
“我省很多企業都遠高于這個水平。”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勇說,對商家而言,發卡可提前鎖定客戶,促進商品銷售,提高結算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對消費者而言,使用方便,可享受折扣和返點。
“但也有很多風險,我曾花300元辦理了一張剪發卡,但只用了兩次,這家店就不見了。”王勇說,一些小型發卡企業攜款消失的事件在我省也層出不窮,主要涉及美容美發、洗車、洗衣、洗浴等一些消費領域。
此外,個別商業企業甚至還利用發卡斂財,用于股票、房地產等高風險投資。
而《辦法》對實名購卡、非現金購卡、限額購卡和備案登記做了細致和嚴格的規定,能有效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管理,規范社會秩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