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信陽訊 “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昨日下午,信陽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省內媒體及當地媒體發布了16字大別山精神。
今年6月初,信陽市委書記郭瑞民首次提出“大別山精神”的概念,他強調,要站在歷史的高度,用現代的眼光,進一步研究、宣傳大別山的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以此凝聚力量,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
今年7月,濟南軍區副政委王健在駐信部隊調研時指出,運用“大別山精神”推動雙擁工作創新發展,是信陽得天獨厚的優勢。“要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國防力量建設、鞏固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高度抓好這項工作。”王健說。7月31日,信陽市成立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大別山精神”總結宣傳領導小組,總結宣傳大別山精神正式拉開帷幕。
在昨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信陽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尚邦君向媒體公布了“大別山精神”的定義:“大別山精神”是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成立,以信陽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區,由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和革命群眾,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建立新中國而形成的革命精神。
尚邦君說,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大別山地區28年“紅旗不倒”,這是大別山地區革命斗爭的顯著特征,軍民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胸懷全局,軍政軍民團結一心,百折不撓,英勇善戰,勇當前鋒,用奮斗和犧牲,成就了大別山紅旗不倒這一中國革命斗爭史上的奇跡,是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原因所在。而大別山對于當下的意義在于,高舉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全體黨員干部和群眾必須堅守的信念;站位高遠、視野廣闊、胸懷全局,是需要繼續發揚的風格,也是各級領導干部必備的素質;團結一心是做好各項基本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根本保證;勇當前鋒對信陽這個經濟欠發達、發展相對落后的革命老區來說,具有更加現實的指導意義。
發言人還指出,對于“大別山精神”,需要對它的定義、內涵,在當代的價值,以及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深入研究。他強調,如何繼承和發揚“大別山精神”,全面提升魅力信陽建設水平,需要全社會共同思考。(首席記者 何正權 通訊員 姜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