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有“毒”
能剝掉膠囊直接吃藥嗎?
連日來,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國內9家藥企的13種產品采用了鉻超標的空心膠囊,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截至目前,只有兩家藥企宣布召回被曝光批次的膠囊藥物,其余藥企均暫無動作。
“毒膠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公眾對于膠囊藥的信任度也降到了冰點。
記者在本地藥店調查發現,雖然被曝光的“毒膠囊”已經難覓蹤跡,但是患者堅決對各類膠囊藥說“不”。
而在網絡上,一些“安全服用膠囊”的帖子卻在被網友高頻率地轉發。
那么,膠囊藥該如何放心吃?“毒膠囊”又該如何鑒別?昨日,針對這些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記者 邢進 見習記者 施楊
進展 僅兩家企業召回被曝光批次的藥物
連日來,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國內9家藥企的13種產品采用了鉻超標的空心膠囊,引發了各方的關注和熱議。
到目前為止,被曝光的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膠囊中,僅丹東市通遠藥業有限公司和鉻含量超標最嚴重的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召回被曝光批次的膠囊藥物,其余藥企均暫無動作。
對央視關于鉻超標膠囊的報道,修正藥業方面回應稱,其生產的膠囊完全合格,并將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
而吉林省輝南天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則于15日在其官網上發出一篇《關于我企業使用抗病毒膠囊殼重金屬“鉻”含量的說明》。
“說明”中提到,“在2000版藥典中,檢驗標準沒有重金屬鉻的含量測定,只是規定重金屬的含量標準為不超過5mg/kg。曝光的我企業抗病毒膠囊(產品批號:091102),是2009年11月份生產的,執行2000版藥典標準,所生產抗病毒膠囊(產品批號:091102)為合格產品”。
4月16日,蜀中制藥辦公室經理安國勇在回答記者有關企業涉嫌鉻超標事件的提問時表示,該廠藥品“自身檢測是符合國家相關要求的,企業自檢膠囊鉻不超標”。
除上述企業外,其余涉事企業均未作出任何回應。
調查 被曝光膠囊在鄭州已難見蹤影
被曝光的“毒膠囊”在鄭州是否還有銷售呢?
昨日,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藥店,在工人路上一家小藥店內買到了四川蜀中制藥的諾氟沙星膠囊。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隴海路上的一家大藥房內,在這里并未見到被曝光的藥品,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羚羊感冒膠囊、諾氟沙星和阿莫西林這種常見藥我們這里都有,但一直都是進的別的廠家的。”
而在伏牛路上一家大藥房中,記者也未見到被曝光的藥品,不過藥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修正藥業的羚羊感冒膠囊前段時間還有,最近已經賣完了。
在記者調查的幾家藥店中,除了在極個別小藥店還能見到被曝光的藥品外,其余大中型藥房內已經很難見到被曝光的藥品。
事例 退掉膠囊換成片劑或者沖劑
毒膠囊問題曝光后,引發了市民對膠囊藥物的恐慌。
記者調查發現,藥店內膠囊類的藥劑銷量都有明顯的下降,同樣成分、同樣藥效的情況下,病人大多都選擇片劑或者沖服的藥品。
正在藥店內選藥的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被曝光的那些肯定是不會買的,但是這么多種膠囊不可能每種都經過檢測,安全起見還是買片劑的放心。”
市民李先生看完病拿著醫生開的處方取藥,可是在發現開的藥大多數是膠囊后,李先生把藥全部退了,并拿著處方找到醫生要求重新開藥。
對此,醫生表示理解,并重新為李先生開了新的處方:“吃藥就是要讓病人能放心治好病,現在全民恐慌膠囊,害怕吃了之后反而會有副作用,因此拒絕服用膠囊藥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有些藥品只有膠囊狀的,希望病人還是要以治病為先,不要盲目地拒絕,以免因此導致病情加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