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抗癌“明星”受表彰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有助于腫瘤防治
□記者譚萍
大河報訊
4月15日~4月21日是世界抗癌宣傳周。4月14日,10位抗癌20年以上的“明星”受到表彰。
據悉,全省每年有16萬人發生癌癥。據介紹,提高人們的防癌意識,改變可能致癌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將在防癌、治癌中發揮重要作用。
76歲老人的抗癌心得:首先要消除恐癌心理
身板硬朗,聲音洪亮。見到76歲的鄭州居民馬光,誰也想不到,他是一名和癌癥“斗爭”20多年的老人。
1988年,馬光老人被查出患上結腸癌。這個壞消息令他猝不及防,全家人也嚇得要死。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斗爭,馬光老人決定,和癌癥抗爭,精神不能垮!
除了注重日常的鍛煉、飲食等生活細節,1991年,馬光還和其他幾個病友一起,組建了鄭州市第一個癌癥康復俱樂部。從此,鄭州市的公園、街頭,總是活躍著這些與疾病抗爭的人。如今,他們的抗癌俱樂部里已有近千名會員。
“消除恐癌心理,采取綜合治療,堅持氣功鍛煉,群體抗癌。”馬光老人說,這是他抗癌多年的體會。
正是被馬光老人的精神感動,4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腫瘤醫院,他和其他9名同樣堅持抗癌20多年的老人,被河南省生命關懷協會表彰。這是一個去年2月份成立的社會公益慈善團體組織,致力于關懷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對老年腫瘤等大病患者的臨終關懷等。去年以來,該協會先后捐出17萬元救助黃繼豪、袁梅燕等白血病患者。
當天,鄭州紗廠女工劉素雯等10名特困癌癥患者也分別收到協會捐助的2000元錢。
全省每年16萬人發病,抽煙、酗酒、環境污染等是誘因
與此同時,4月14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河南省抗癌協會在醫院廣場舉辦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并開展大型義診,免費發放關于腫瘤防治的科普讀物。
現場,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黃瑋介紹說,我國腫瘤發病形勢嚴峻,每年新發腫瘤病人約250萬,每年在治患者已超600萬,每年死于癌癥的人數180萬左右,而且腫瘤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我省的腫瘤防治形勢也并不樂觀,全省每年有16萬人發生癌癥,死亡12萬人,現癥患者20多萬。”黃瑋說,惡性腫瘤已經嚴重威脅到群眾的生命健康。
2009年,我省啟動實施6類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其中兩項分別是:選擇一部分縣區作試點,為農村適齡婦女進行乳腺癌和宮頸癌檢查;在全省十余個市縣開展常見惡性腫瘤早診早治項目。
他表示,抽煙、酗酒、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食物污染、肥胖及缺乏運動、環境污染以及感染等都是誘發癌癥的重要因素。今年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副標題就是“飲食與癌癥”。提高人們的防癌意識,改變可能致癌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將在防癌、治癌中發揮重要作用。線索提供王文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