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過度用藥、過度檢查,把參合農民當“搖錢樹”的招兒今后不靈了。
6月1日后,我省率先在全國全面啟動新農合住院支付制度改革,通過總額預付等方法,解決老百姓“看病貴”問題。
改革
對省級以下醫院實施“總額預付”
醫改三年,很多老百姓依舊感覺看病不便宜、不容易。
4月7日,全省實施新農合支付制度改革動員大會上,省衛生廳廳長劉學周坦承,隨著我省醫改不斷深入,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日益顯現。
“比如我省新農合多項報銷制度全國領先,老百姓有錢看病了,造成住院病人激增。”劉學周說,今年1到2月份參合農民住院人數同期增長近三成,而新農合統籌基金的增長幅度不到兩成。此外,他提到,一些醫院的公益性質被淡化,過度醫療、過度用藥、多度檢查等普遍存在。
為緩解這些矛盾,我省將在全省所有市、縣、鄉醫院,新農合住院支付全部采取總額預付,而省級醫院全面推行次均住院費用控制。
改革到底意味著什么?
省衛生廳農衛處處長王耀平說:“實行總額預付,醫生再開單子就要掂量著,以前住院又是核磁共振又是CT的,以后可能做個B超就行了。”王耀平說,改革的效果在年底能顯現。
據悉,這項改革,縣、鄉醫院5月1日開始實施,省、市醫院6月1日全面啟動。
疑問
1.“總額預付”,具體怎么實施?
按照指導意見,根據往年新農合統籌基金結余和當年籌資情況,按規定預留統籌基金總額10%~20%后,測算出當年統籌基金預付總額,并合理確定當年市、縣、鄉各醫療機構統籌基金預付總額,預付總額分解到月。
2.錢提前拿到手,醫院會不會往外推病人?
王耀平說,除了給各級醫院制定了預付總額,還制定了次均住院費用、平均床日費用等增長幅度指標,防止醫院靠少收病人掙大錢。
考慮基層醫院實際,對于一定比例的重癥患者,其報銷費用可不納入總量預算的大盤,單獨結算,防止醫院拒收重癥患者。
此外,對于超出總預算的合理部分,統籌基金會適當追加預算總額。
3.醫院超標用藥,會不會影響病人報銷?
對省級醫院,意見要求,次均住院費用增長幅度不能超過3%,同時目錄外藥品費用所占比例不得超過15%。
我省明確提出,住院費用增長幅度超標部分,由醫院全額承擔,但必須按參合農民的實際住院費用進行補償,不得將超標部分讓參合人員承擔。
此外,對分解住院、門診轉嫁費用,或通過使用劣質材料等降低服務質量的,一經查實,該患者補償款由醫院全額支付;還將影響市、縣、鄉級醫院下一年度預算支付金額。
提醒
去省級醫院住院,最好先開轉診證明
特別提醒的是,為保證合理分流患者,除急診外,如果沒有轉診證明,參合農民直接到省級醫院住院,住院報銷比例將降低。
劉學周說,老百姓看病都想去最好的醫院,找最好的醫生,加上轉診制度不嚴格,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冷冷清清。
“去年在縣外就診的參合患者不到兩成,但占用新農合資金達到41.73%。”劉學周說,今后參合患者確因病情需要去省級定點醫院住院的,必須由縣級醫療機構開具轉診證明,到當地新農合辦辦理轉診手續。
當然,省級醫院對沒有轉診證明的患者有提醒的義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