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俄羅斯加快海軍建設的系列舉措
日前,俄羅斯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舉行了升旗儀式,正式入役俄太平洋艦隊。到2020年之前俄羅斯將總共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屆時“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構成21世紀俄羅斯海基戰略核力量的核心。除此之外,2013年伊始,俄羅斯在海軍建設上還強勢推進了一連串大動作,令人目不暇給。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北極熊大洋再發威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列裝以更新海基戰略核力量是俄羅斯海軍軍事變革中重要內容,俄羅斯領導人對此高度重視。對于地跨歐亞兩大洲,面臨三大洋的俄羅斯來說,海軍在其軍事力量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蘇聯時期,其強大的潛艇編隊更是對抗美國龐大的航母編隊,構成軍事平衡的核心力量。然而,蘇聯解體后,繼承其衣缽的俄羅斯不僅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海軍力量建設囿于國內政治動蕩、經濟衰退等原因,更是停滯不前。
近年來,隨著國內政治局勢逐漸平穩、經濟狀況不斷好轉,俄羅斯實現大國復興的欲望更加迫切,加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對俄羅斯遠東戰略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重振俄羅斯海軍威勢更有其迫切現實需求。
海軍力量建設步伐加快
在俄羅斯新軍事變革的大框架下,海軍力量建設加快了步伐。具體有以下幾點:
首先,加快海軍裝備更新,提升現代化建設進程 除了要在2020年以前列裝8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完成海基戰略核力量更新換代之外,俄羅斯海軍還將在2016年前接裝18艘水面艦艇、6艘潛水艇和30艘特殊用途快艇,并且更多新的技術和現代化解決方案將被引入艦船的批量生產中,此舉無疑對加快俄羅斯海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以及推動新裝備盡快形成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為配合俄羅斯的北極戰略,專用于在北極執行任務的艦船也將在2020年前開始設計和建造。
其次,推進海軍基地升級,強化綜合保障能力 自海軍誕生起,如何確保對其綜合補給,一直就是海軍力量建設發展的核心命題之一。現代海軍力量的提升與維持,更加有賴于完善的海軍基地所提供的綜合保障。對此,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維克托·奇爾科夫表示,“俄海軍基地設施需要現代化,俄計劃在2020年前將建成海軍基地統一后勤保障系統。”屆時,俄海軍基地后勤保障系統不僅能提供自動加油以及彈藥和物資補給,俄海軍核潛艇、直升機登陸艦和其他大型艦艇都能在這些基地停靠,更可以完成對航空母艦和航母集群的綜合后勤保障任務。四大艦隊中,俄黑海艦隊基地將首先完成上述系統建設,俄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里海分艦隊基地也將陸續更新,為俄羅斯新一代潛艇和艦船創造全新的后勤保障條件。與之相呼應,在裝備建設的源頭,海軍裝備試驗基地建設上,俄羅斯也不吝投入。2016年前,俄羅斯將在俄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黑海海濱城市格連吉克附近建成新的全年運轉的多用途深水基地,用于對海軍新武器裝備進行試驗。該基地的建成,可填補俄羅斯境內海軍武器裝備試驗基地建設的空白,對檢驗和保障海軍新武器裝備的技術性能至關重要,并將成為向國內外采購商展示俄海軍武器裝備性能的良好平臺。
最后,密集進行演訓活動,增強海軍實戰能力 跨入2013年,俄軍各項演訓活動更加頻繁。據報道,2013年西部軍區各部隊將舉行50余場大規模軍事演習,而其中自2010年編入西部軍區的北方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將在2013年參加超過15場不同的海上演習。更為值得關注的是,1月20日,俄羅斯四大艦隊艦艇編隊首次齊聚地中海與黑海水域,舉行了自俄羅斯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軍演習。此外,俄羅斯北方艦隊2013年將與巴倫支海、挪威海和大西洋水域國家聯合舉行系列大型國際演習,著力提升俄軍海上搜救保障能力。一系列的海軍演訓活動不僅有助于切實提高俄羅斯海軍艦隊遠洋聯合作戰、保障能力,而且為解決在俄羅斯境外創建多兵種集團軍,統一與海軍其他集團軍實施聯合行動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