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2年,中國韜光養晦、軍事低調等常態悄然變化:領海巡航激增、軍事演習頻繁、尖端武器亮相。美日在震驚中愈加明白,中國已從富變強,不是當年大清了,與之動武絕非善罷之事。
2012年中國軍力井噴式亮劍,筑成提振國威的強勢話語──中國尖端武器不輸美國!美防部官員評價「中國發展最先進技術的軍事裝備,往往有驚人的創舉。」筆者舉四例:
量子激光世界領先
一,發射「紅旗-9」型防空導彈,外界稱是S-300和S-4005防空系統衍生版,雖融入美國最新型「愛國者」技術,威力卻遠遠超過前兩者,已趕上S-400和霍克導彈最新一代技術。可發射兩種導彈:一是世界上打得最遠地空導彈,射程350公里;二是能摧毀5米的超低空目標。構成了低、中、高空和近、中、遠程防空屏障。一次演習中,它不但擊落百公里外的巡航導彈和隱形靶機,還摧毀了一枚超高速彈道導彈,令美國「愛國者」導彈系統也望而生畏。
二,發射「東風-41」洲際導彈,采用俄制「白楊-M」洲際導彈的TEL三用車發射平臺,用三級固態燃料推進,可攜帶10枚核彈頭,載荷與射程比「東風-31 」更具威懾性。英國《珍氏防務周刊》稱,「東風-41將嚴重動搖美國反導系統的可靠性。」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菲利普發出警告:「東風-41洲際導彈足以瞄準每個人口超過5萬的美國城鎮。」「如果中國制訂針對美國城市打擊社會財富的戰略,意味美國在亞洲核威懾力量的終結」。
三,試射「東風-41」后,配備「巨浪-2」導彈的核潛艇出海巡航。泰國《伊洛瓦底江》雜志稱,「一種能打擊數千公里外目標的艦載巡航導彈,首次令中國海軍擁有堪比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武器。這是中國謀求全球軍事強國的最新篇章。」美日菲越驚呼:這一殺器原來只有美軍才有!
四,量子點激光器理論研究,中國已處于世界最領先地位,超強功率的固態激光器是世界一流,激光束可在3千公里距離獲得每平方厘米35K焦耳能量密度,這比攻擊導彈破壞閾高出近1個數量級,有效殺傷力超過3萬公里。
在中國軍事頻亮「肌肉」之際,去年底「北斗」衛星系統又正式「上崗」。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總體性能與美國GPS相當,還擁有位置報告、短文服務等「獨門絕技」。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2014年起進行后續組網發射,十年發射40顆衛星,2020年形成全球覆蓋。外媒稱「北斗衛星將使美國五角大樓的人眉頭緊鎖。」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驚嘆「中國在微衛星領域研究處于世界先進行列,已能利用固體燃料火箭批量發射微衛星,從而組建衛星星座。它們能追蹤美國大型戰艦,將幫助武器系統鎖定并攻擊敵方重要目標,如美軍指揮中心。解放軍將擁有與美軍比肩的定點清除能力。」日本《讀賣新聞》驚呼「中國將更戰略性地利用導航系統,在島嶼爭端中獲取優勢。」
筆者以為,中國尖端武器頻亮與「北斗」升空,使美日深感震驚。奧巴馬提出「要與盟國共同應對中國軍力抬頭的新軍事戰略」,安倍就任日本首相之初便下令「修訂相關防衛綱領,加強與美國新國防軍事戰略的配合,強化日本自衛隊,提高美日同盟的抑制力。」足見中國軍力已強烈震懾美日。
富強更需居安思危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視察部隊提出「不僅要學會打仗,而且要打勝仗。」中國導彈技術及生產能力已排名世界前三,足以構建最優導彈防御體系,足以捍衛領土、領空、領海安全與完整。
筆者以為,中國崛起三十載由富變強,但多年無戰事。反觀美軍實戰不斷,日海軍亦是訓練有素。《外交政策》文章認為,「如果日本巧妙利用人員、裝備和地理優勢,與中國的海戰就可以變成勢均力敵的較量,甚至獲勝。」這絕非聳人聽聞。筆者想起戰略家魯特沃克一句警語:「武器就像『黑匣子』,在戰斗中實際使用才能顯示優劣」。蘇聯海軍曾給人十分強大的印象,但冷戰期間表現出來的卻是衰退征兆。解放軍長期處在和平時期,難免會掩蓋一些問題。筆者強調兩句:中國從富變強令國人驚喜,但樹大招風更需居安思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