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海軍。經中央軍委批準,該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舷號為“16”。“遼寧艦”交接入列后繼續開展相關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等工作。11月25日,中國海軍首批艦載機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順利進行了阻攔著陸和滑躍起飛試
2、美國公布新軍事戰略
1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了一項新軍事戰略,對關注重點進行再平衡,把重心轉向亞太地區。根據這一戰略,美國將縮減陸軍規模,減少在歐洲的軍事存在,轉而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6月2日,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闡述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到2020年,美軍60%的戰艦將部署在太平洋。
3.俄羅斯首支第五代戰略導彈兵團成軍
9月20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第一支全部裝備第五代導彈系統——“亞爾斯”和“白楊-M”的導彈兵團在莫斯科附近的伊萬諾沃州成軍。此外,新西伯利亞州、卡盧加州和薩拉托夫州的三個導彈兵團也在換裝第五代導彈系統。此前,北約于5月20日宣布正式啟動歐洲反導系統。換裝第五代導彈系統后,俄軍突破反導系統的能力進一步增
4.22國參加環太平洋聯合軍演
6月29日,由美國主導、世界最大規模的“環太平洋-2012”多國海上軍事演習在夏威夷及周邊海域開始。來自22個國家的42艘軍艦、6艘潛艇、200多架飛機和2.5萬士兵參加此次軍事演習。
此次演習內容包括航母攻防戰、搶灘登陸演練等,主要目的是測試美國艦隊和位于亞太地區的盟國艦隊之間的作戰協同能力。其中,俄羅斯、印度等國首次參
5.以色列對加沙發起“防務之柱”軍事行動
11月10日起,巴勒斯坦加沙地帶武裝人員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的火箭彈驟然增多,以色列國防軍于14日至21日對加沙發起代號為“防務之柱”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右上圖)此次行動造成包括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二號人物、“卡桑旅”領導人賈巴里在內的162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加沙大量基礎設施被毀。這是以色列與哈馬斯
6.敘利亞內戰升級
10月25日,敘利亞政府軍和主要反對派武裝先后表態,愿意接受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別代表卜拉希米的倡議,在宰牲節期間停火。然而,在宰牲節停火實施的首日,敘首都大馬士革南部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導致5人死亡、32人受傷,宰牲節停火協議宣告失敗。
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實力增長迅速,控制的地盤不斷擴大
7.朝鮮成功發射“光明星3號”衛星
12月12日,朝鮮使用“銀河3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美國及其盟國認為,朝鮮以發射衛星之名測試其彈道導彈技術,屬于危及地區和平與安全、破壞全球防擴散體系的挑釁行為。
8.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中程彈道導彈
4月19日,印度首次成功發射了射程超過5000千米、可攜帶多枚核彈頭的“烈火-5”型中程彈道導彈。這是印度目前射程最遠的導彈,可覆蓋整個亞洲、半個歐洲以及印度洋的大半地區。
9.美國與盟國舉行“施里弗-2012”聯合軍演
4月19日至4月26日,美國聯合英國、加拿大、丹麥、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舉行“施里弗-2012”國際演習,通過網絡模擬太空軍事行動,將太空與網空一體化作戰緊密結合,促進了美與盟友在太空與網空領域的合作。
10.安理會決定在馬里部署非洲支助團
12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在馬里部署一支由非洲主導的國際支助團(非洲支助團)。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11月12日在阿布賈發表聲明說,將向馬里派遣3300名士兵,以協助馬里打擊北部地區武裝組織。2012年,西非的馬里和東非的索馬里及其附近區域的恐怖主義威脅逐漸加劇。從非洲西北部薩赫勒地區到北非再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