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發射。林曉營攝
走近海軍某岸導團營區,營門口“海岸霹靂第一團”7個大字熠熠發光,如同戰斗宣言,既折射出該團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備狀態,更彰顯他們劍隨令動、一劍封喉的實力。
遠離營區的某海岸線上,狂風卷起巨浪,狠狠地拍打著礁石。岸邊的坡地上,該團組織的一場信息化條件下實兵演練正在進行。
攻擊指令悄然下達。剎那間,導彈如驚雷震天,兩束亮光如霹靂般撲向遠海……
兩發兩中!此次演練,該團實現了首次攻擊組合目標、首次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實現首發命中等“6個首次”!
現場觀摩的一位首長不禁感嘆:“‘海岸霹靂第一團’,名不虛傳!”
“敢叫‘海岸霹靂第一團’,就要有會當凌絕頂的霸氣”
幾年前,該團剛組建不久,就參加了上級組織的一場多軍兵種聯合演習。
演習課目下達,讓現場觀摩的專家感到吃驚:課題設置十分復雜,狹窄海域里3個固定靶加1個移動靶的多目標組合模式,對于剛組建的團隊來說難度很大。
“戰場上什么情況都可能出現,打贏才是硬道理。”面對挑戰,該團官兵迎難而上。
頂著盛夏的酷熱,他們從不同目標識別辦法到移動目標捕捉技巧,從潮汐洋流的影響到安全臨界距離劃定,一次次提出方案,又一次次否定自己,最終確定了區域選擇攻擊的方案。
“發射!”指令傳來,彈起靶落,讓觀摩的專家嘖嘖稱奇。
“演習獲得成功,得益于團隊‘忠誠精武、科學求實、驍勇善戰、機動制勝’的海岸霹靂精神。”該團政委張建程介紹說。
2010年盛夏,渤海灣畔,某新型導彈定型試驗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就在實彈發射前3天,擔負該型導彈研制任務的某研究所領導提出,請岸導團來完成實射任務,理由是該部隊實操經驗豐富,試驗成功率會高些。
“由作戰部隊完成試驗任務?”帶隊參加此次定型試驗相關配合工作的該團發射二營營長朱君紅急忙打電話請示團領導。
“打!”該團領導很快下定決心,“敢叫‘海岸霹靂第一團’,就要有會當凌絕頂的霸氣。”
經過上級領導機關審批后,該團走上了試驗發射場,取得試驗彈兩發兩中的好成績,受到海軍通令嘉獎。
不怕艱難險阻,敢打硬仗惡仗。2011年隆冬,該團受命橫跨八省一市,長途機動3000多公里,發射6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創造了海軍岸防部隊機動“兵力規模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持續時間最長、單次發射導彈最多”四個第一。
總部對他們作戰能力考核驗收的評價是:該團注重戰斗力基礎建設,部隊始終處于“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臨戰狀態”,隨時準備打仗、隨時能夠打仗、隨時能打勝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