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艾奧瓦”號通過金門大橋。
美國海軍“艾奧瓦”號戰列艦服役大約半個世紀,26日離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前往加州南部城市洛杉磯永久停靠,作為戰艦博物館度過“晚年”。
定居遭遇種種挫折
“艾奧瓦”號是同名級別的戰列艦首艦,1943年服役,1990年退出現役并封存,停靠羅得島州,后被拖至加利福尼亞州。
這艘戰艦26日從舊金山附近的里士滿港起航,由拖船拖曳,沿海岸線南下,預計4天后抵達加州南部。
美國海軍2010年把戰艦賣給非營利機構太平洋戰列艦中心。這家機構花費大約700萬美元,整修“艾奧瓦”號,打算把它安置在洛杉磯,作為戰艦博物館。
一些民間組織曾打算為它尋找最后的安身之所,遭遇種種挫折。2005年,舊金山監督委員會表決,拒絕“艾奧瓦”號在當地落戶。《圣弗朗西斯科紀事報》當時報道,一些委員不滿美國軍方的同性戀政策,因而投反對票。
洛杉磯港務當局本月17日批準“艾奧瓦”號作為永久博物館在洛杉磯停泊。它將成為美國西海岸第一個戰列艦博物館。
“艾奧瓦”號原定20日啟程,因為天氣原因推遲。抵達洛杉磯后,它定于7月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戰艦26日由多艘船只伴隨,由拖船拖曳,通過舊金山金門大橋,駛出舊金山灣,吸引大量民眾觀看。太平洋戰列艦中心主席羅伯特·肯特說:“世界各國海軍中,這艘戰艦最為獨特。其他戰列艦中一些沉沒,一些拆毀,一些變成博物館。‘艾奧瓦’號是最后一艘找到歸宿的戰列艦。”
“艾奧瓦”號設計航速每小時33海里,但海軍在合同中規定,不允許它靠自身動力航行。羅杰斯說,海軍不想讓這類大型戰艦在海軍控制以外仍有完全行動能力。
適逢大橋通車75周年紀念日前夕,太平洋戰列艦中心發言人鮑勃·羅杰斯說:“這艘偉大的戰艦在大橋落成75周年紀念日開始最后旅程,非常合適。”
曾是“三巨頭”首次會面地
“艾奧瓦”號服役當年,美國時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乘坐這艘戰艦渡過大西洋,前往伊朗首都德黑蘭,與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蘇聯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會談,這是二戰盟國“三巨頭”首次會面。
羅斯福身患殘疾,行動不便,戰艦上特意為他安裝一個特制浴缸,留存至今。
1944年,“艾奧瓦”在太平洋參加美軍對日軍作戰。作為第三艦隊旗艦,它與“密蘇里”號戰列艦一起駛入東京灣,見證日本投降簽字。
它1949年退役,1951年重新服役,參加朝鮮戰爭,50年代末再次退役。1984年伊朗和伊拉克交戰期間,它第三次服役,在海灣水域為油輪護航。
1989年,“艾奧瓦”號一座炮塔爆炸,致死47名艦員。
發揮“余熱”供游客體驗
“艾奧瓦”號長大約270米,滿載排水量5.8萬噸,裝備三座三聯裝406毫米口徑主炮,可將一枚重量相當于小轎車的炮彈發射到39公里遠處。
它上世紀80年代接受現代化改裝,增設“戰斧”式巡航導彈發射裝置,安裝“魚叉”式反艦導彈和“密集陣”式近程防御系統。它是美國首批配備無人駕駛偵察飛機的戰艦。
游客將能在“艾奧瓦”號上體驗海軍生活,參觀艦上設施,包括主炮塔、被覆45毫米裝甲的指揮塔和羅斯福專用艙室。 (惠曉霜 新華社特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