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斗機軍售市場上向來缺乏“紳士風度”,隨著美國及歐洲國防開支的大幅縮減,各大飛機制造商及設備供應商紛紛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積極拓展業務,激烈爭奪訂單。而亞太地區戰斗機升級采購計劃的逐一浮出水面,也讓此趨勢愈演愈烈,一輪又一輪軍售大戰隨之爆發。
印度“126架中型戰斗機采購巨單”引發的血戰硝煙還未散盡,韓國價值8.29萬億韓元(約合74億美元)的 “戰斗機采購項目第三階段招標書”(F-XPhase3)的公布,無疑又將拉開新一輪戰斗機軍售大戰的序幕。
波音在F/A-18E/F“超級大黃蜂”痛失印度、日本兩大巨額訂單后,正在逐步改進競標計劃及策略,其將攜最新型F-15SE“沉默鷹”參與韓國F-XPhase3的招標。據了解,最新改進型F-15SE可能會采用減少雷達截面機身涂層,從而大幅度增強其隱身能力。其主要競爭對手為洛克希德·馬丁的F-35“閃電”Ⅱ及歐洲的“臺風”戰斗機。
與此同時,F-XPhase3也為戰斗機雷達供應商“一較高下”開辟了戰場。雷神公司與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分別作為F-15SE與F-35的雷達供應商,也將上演“巔峰對決”,兩家公司將于3月在韓國KF-16戰斗機雷達的升級項目競標中展開激烈競爭。
韓國F-X采購項目始于1997年,在2002年及2008年完成招標的F-XPhase1及F-XPhase2采購計劃中,最后勝出的均為波音F-15K戰斗機。按照韓國國防部預定的時間表,F-XPhase3招標將于年中展開,11月前選定最后機型,2016年前接收第一架戰斗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