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杭大運河和絲綢之路在聯合國申遺成功,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數量不斷增加,文化遺產游成為一種新的旅游類型。很多消費者認為文化遺產游能豐富自己閱歷,增長見識。
旅行社:適時推出十多條線路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古國,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各類山川地貌的國度,因而,無論是文化遺產還是自然遺產都非常多,這些景點所具有的特殊歷史價值,對消費者有很強的吸引力。
近日,隨著京杭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反應敏銳的旅行社立馬跟進推出西北和江南的“文化遺產游”。一時間,十多條冠以“世界遺產”的相關線路成為主推線路。同時,各大旅游網站相繼推出了世界文化遺產旅游產品。近日,記者在某旅游網上輸入“世界文化遺產”,就出現了數十條旅游線路。記者看到,由于絲綢之路沿線跨越省市較多,景點較為分散,所以旅行社和網站基本以做一地的深度游或者兩三地的串聯線路為主。
消費者:既長知識又很有意義
家住和平大街的王先生是一位旅游愛好者,他告訴記者:“能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肯定是得到世界認可,并且是具有特色的歷史文化。我已經計劃好了,十一放假和家人一起去京杭大運河看看。”王先生說,京杭大運河是隋朝時期修建的,并且在中國歷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覺得這種旅行很有意義。
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并不等同于普通旅游景點,這其中飽含著難以估量的文化精神,同時也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成長歷程,因此深受消費者青睞。
業內人士: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世界文化遺產游的火熱,對旅游行業來說有何影響?對此,相關人士表示,由于今年中國兩項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成功,一下子催熱了整個旅游市場,消費者對世界文化遺產游也具有很高熱情,這說明越來越多老百姓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文化遺產游一方面能夠為消費者普及歷史文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雖然說目前世界文化遺產游并未‘大紅大紫’,但在以后旅游行業發展上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黃經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