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探訪北京戒毒所,這是市公安局監所管理總隊強制隔離戒毒所,這里的“橄欖葉心理治療工作室”通過讓戒毒人員創作歌曲等方式,幫助他們學會合理宣泄情緒,尋求內心的平靜。
“親愛的母親啊,孩子讓你的心都操碎了……最幸福的事是回家叫一聲媽。”質樸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這首《叫一聲媽》雖不是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卻是戒毒人員內心真實的告白。在市公安局監所管理總隊強制隔離戒毒所“橄欖葉心理治療工作室”,像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有音樂愛好或音樂特長的戒毒人員通過參加工作室治療小組,組成臨時樂隊,譜曲、作詞、伴奏,大家各司其職,將自己在戒毒過程中的感悟轉化成原創歌曲,分享給戒毒所的其他戒毒人員。
市公安局監所管理總隊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崔新華介紹,吸毒人員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又長期處于社會邊緣,只有幫助他們從固有的思維、行為方式中解脫出來,重塑人生、完善人格,才能達到戒除毒癮的目的。創作歌曲就是將音樂作為治療的途徑,既讓戒毒人員學會合理宣泄情緒,又讓他們從創作完成的歌曲中獲得成就感,重塑自信心。
戒毒人員小王今年34歲,兩個月前因吸食“K粉”來隔離戒毒所接受治療,這首《叫一聲媽》就是由他譜曲創作的。進入戒毒所前,小王是一家金融公司的白領,由于愛好音樂,業余時間也會幫人編曲伴奏。由于工作上的壓力和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小王內心十分壓抑,架不住朋友的攛掇,他第一次嘗試了毒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根本想不起(毒品)來了,心里靜了。”小王說,在戒毒所里作息時間規律,每天都會自省,學會了合理的疏導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說起家中的老母親,小王紅了眼圈,“全世界都放棄我了,我媽也不會。”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回歸家庭,做一個好兒子,做一個好丈夫。
另外,市公安局監所管理總隊強制隔離戒毒所還采取新型電影療法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為戒毒人員播放社會反響好、思想積極向上的電影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干預,吸毒人員通過對劇中人物行為和動機的分析進行自我探索和相互交流,學會以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重建自信,最終實現自我認同,回歸社會。除了心理治療,市公安局監所管理總隊強制隔離戒毒所還與999急救中心總部、順義區醫院建立了危重癥救治綠色通道。在每位戒毒人員入所時即為他們建立體檢檔案,定期檢查觀測,以便對戒毒人員在戒毒過程中出現的身體疾病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