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村寨阿依丫的村民張支林展示“狼皮”
2015年7月30日消息,云南省祿勸縣村民聲稱發現野狼、豹子出沒的蹤跡。村民們稱,在7月7日村里人曾自發組織搜尋豹子,但除了一根顏色異樣的毛,再沒找到其他證據。而在撒營盤鎮阿依丫村,村民們表示,27日兩只“狼”進村偷雞,結果被大家打死了一只,之后大家一起把這只“狼”給燉了,如今只剩一張“狼皮”。經過測量,“狼皮”從頭至尾約2米長,整體呈焦黃色,散發著腥臭味。
除此之外,兩地村民雖然有人聲稱聽到過豹子叫,也有村里老人認定被打死的就是野狼,但再無確實證據。祿勸縣森林公安局表示,他們此前已接到過村民發現有野狼和豹子的報告,但搜尋后均無果。針對此次村民們反映的情況,祿勸縣森林公安局局長、副局長已帶領該局刑偵隊前往調查。身處祿勸大山深處的聯合村委會的苗族村落,村民都養殖山羊。據村民描述,在過去,山里到處是狼,經常下山獵殺山羊。
毛皮上4蹄皮膚只剩小半截,整個身體的毛發濃密而粗硬、背部深大約1厘米、呈焦黃色。臉頰長有黑毛,耳朵焦黑色,背部毛發夾雜有黑毛,尾巴灰白,腹部毛發泛白。一對耳朵仍保持豎立狀態。它被村民圍追堵截,打死在村子附近的一個山洞里。并在當晚被扒皮,燉湯,吃了。皮子,晾曬在村民龍秀花家的墻壁上。
村小組幾名村民說,這只“狼”還沒有被打死的時候,走路時尾巴一直向下垂,耳朵豎立,體型比狗大,身上聞不出狗身上的味道。村里老人來辨認后說,這是野狼,跟幾十年前當地的野狼沒有什么區別。周圍村民只有60多家人,從來沒有人家養過狼狗,因此,他們排除了狼狗的可能性。
村民張支林回憶了打“狼”的經過。27日早上9點多,家住山邊的村民羅欣老太,看見兩只比狗還高大的家伙來到自家院子旁的竹林邊,一只嘴里還叼著一只雞。這兩個家伙膽子很大,在她面前也不害怕,繼續吃雞。老人斷定這兩個家伙是過去在當地就有的“山毛驢”?!吧矫H”是當地人對野狼的俗稱。
山洞在一塊突兀的巨石下方,洞口呈三角形,口大里小,深約1.5米。張支林說,當時,這只“狼”使勁往里鉆,只是頭鉆進去了,身子卻露在外面,村民用石頭、棍棒幾下就把它打死了。村民這才發現洞口旁約1.5遠處的狹窄平臺上,有成堆的黑色羊毛和羊骨頭。經大家商量,最后在一戶村民家把“狼”燉了吃了。五六十名參與的村民,只有30多人敢吃。最后,龍秀花要了這張皮,她準備曬干后做個紀念。一些村民說,他們沒吃出有啥不同味道,但“狼肉”的味道不錯。
近10多天來,村民羅欣家已有9只雞無故失蹤,村里也先后丟了百只雞和3只羊。村民陸續在附近山林或林邊發現雞毛、羊毛、羊骨頭。有村民利用空閑白天蹲守,一直連續蹲守了10多天。發現這兩個從來沒見過的家伙,且活動有規律:它們下午4點半左右出現、早上5點半左右出現。村里老人告訴年輕人,這兩個家伙就是狼。發現豹子毛的大蕎地村,是一個典型的苗族村寨,身居大山深處。據村里老人回憶,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村里的人就在大山里獵殺過一只豹子,這次發現豹子的蹤跡,村民也并未感覺稀奇,只覺得上山不安全,心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