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童捐獻心臟給3月大嬰兒
武漢晚報訊 (本報記者伍偉 通訊員薛萱 吳惠亮)僅有3個月大的湖北棗陽寶寶陳天佑,因復雜先心病導致嚴重心力衰竭,只有換心才能活下去,然而他的心臟只有雞蛋大小,尋找這么小的供心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就在小天佑瀕臨死亡之際,一名因煤氣中毒腦死亡的4歲湖南男孩明明(化名)捐出了寶貴的心臟,雖然這顆供心比小天佑的心臟大了一倍多,但醫生還是決定換心救人。這顆“勇敢的心”植入體內后,歷經400多小時的考驗,終于挽救了小天佑生命。
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在協和醫院心外科病房看到,術后剛一個月的陳天佑平穩度過了手術危險期,已從重癥病房轉入普通隔離病房,他也成為亞洲目前年齡最小、體重最輕的成功移植心臟患兒。3個多月來首次露出笑容的小天佑媽媽周小慧,委托本報感謝明明父母,是他們的義舉挽救了天佑瀕死的生命。
出生3月就要“換心”
2014年9月1日,陳天佑出生在湖北省棗陽市太平鎮。37歲的媽媽周小慧,特別珍視這個意外降臨的寶貝,給他取名“天佑”。原來,周小慧先天就是罕見的雙子宮,極不易懷孕。天佑剛生下來時渾身青紫。出院后,小天佑除了黃疸比別的孩子退得慢一些,吃奶、睡覺等都正常。惟一讓周小慧放心不下的是,天佑每次睡著之后,總會痛苦地嗯嗯幾聲,聽起來感覺像快要咽氣的人喘不過來氣一樣。
等到滿月,周小慧帶著孩子去鎮上醫院做常規體檢。醫生用聽診器聽孩子心臟時,意外發現孩子心臟雜音較大,建議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第二天,周小慧便帶著孩子來到了棗陽市醫院,心臟B超結果證實了鎮醫院醫生的說法:肺動脈閉鎖,且合并其他問題。
去年11月底,周小慧帶著小天佑來到武漢協和醫院。接診的心外科蘇偉教授發現孩子全身已出現了明顯的浮腫,特別是頭皮腫得厲害,像個“大頭娃娃”。在詳細了解孩子的病情后,初步判斷是肺動脈閉鎖,建議入院做進一步檢查。詳細診斷結果顯示,小天佑不僅患有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閉鎖,且合并冠狀動脈供血異常,孩子已出現嚴重心功能衰竭。
協和醫院心外科專家團隊對小天佑進行會診后,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判斷:心臟移植是目前惟一能挽救小天佑的方法。孩子體重只有4.5公斤,心臟只有雞蛋大小,而按照要求,供心者與受體之間的體重相差不能超過25%,而在短時間內找到這么小的供心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經過一個月的住院治療,小天佑的病情稍有穩定,周小慧跟醫生商量,可不可以回家等消息。
就在回到家的當天夜里,孩子的病又犯了,這一次發病更加厲害。看到孩子喘不過氣來的樣子,周小慧決定,無論如何要給孩子一次生的機會,不管換心的結果如何,都要為孩子試一次。
4歲男孩捐出全身器官
也許是周小慧的執著感動了老天,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接到了蘇偉教授的電話,廣州那邊有合適的心源了。
為小天佑捐獻心臟的是4歲小男孩明明,老家在湖南,家里還有一個姐姐,父母在廣州開了個小店。去年12月中旬,明明跟媽媽在租住地洗澡時發生煤氣中毒昏迷,被送到醫院搶救,媽媽搶救過來了,但是明明沒有醒過來,最終醫生宣布明明腦死亡。
兒子的突然夭折,讓明明爸爸痛苦萬分,他想為兒子做點什么。最終,在與家人商量后,明明的爸爸主動向醫務人員提出了捐獻孩子全身器官的決定。他說,希望兒子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么。
2014年12月22日早上6點,明明在廣州當地一家醫院捐出了心臟、肝臟和兩顆腎臟。捐獻當天,明明的爸爸媽媽陪著兒子從病房一直走到太平間,器官摘除手術前,他們親吻并撫摸孩子久久不愿離開。參與手術的醫務人員集體為明明默哀。
當天上午8點,醫務人員帶著明明捐出的心臟登上飛往武漢的早班飛機,上午10點55分,供體心臟到達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與此同時,醫生將患兒病變的心臟切除并建立體外循壞,心臟移植手術正式開始(左圖)。
“勇敢的心”重新起跳
11點35分,供體心臟成功放入天佑體內,開始進行血管吻合。
12點43分,明明的心臟在小天佑體內成功復跳。
14點40分,心臟移植手術結束。
董念國教授介紹,要把供體蘋果般大的心臟放入原本只裝有雞蛋大小心臟的胸腔,對醫生的挑戰不小。術前醫生進行了精密的測算,術中盡量將供心往胸腔下面放,并采用延遲關胸法,避免造成胸骨壓迫心臟。
2015年1月17日晚,小天佑在術后第20天終于成功拔除氣管,脫離呼吸機的輔助,實現自主呼吸。
“這顆供體心臟對小天佑的身體有著驚人的適應力,”令換心專家董念國教授感到驚奇的是,當明明的心臟植入小天佑體內重新啟跳后,仿佛知道自己新主人的年齡似的,3天后竟慢慢自己縮為了雞蛋大小,其運轉一切正常。“這顆來之不易的心臟還將伴隨著小天佑的成長逐漸長大,極有可能將陪他一直到老。”董念國教授欣慰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