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的兩枚磁性橄欖球
7月4日,涼山州會東縣4歲的女童婷婷因為玩耍不慎,誤吞了兩枚長2.8厘米、直徑0.8厘米的磁性橄欖球,后來,磁性橄欖球在婷婷的胃腸中經過位移,在運動到腹腔時,隔著彎曲的腸壁最終吸附在一起,不再移動也無法排出(四川新聞網8月10日曾報道)。持續強勁的吸附力使婷婷的小腸壁出現壞死,8月15日,在婷婷體內停留了42天之久的兩枚磁性橄欖球,被成功“拿下”。
磁性橄欖球被“拿下” 女童一周后有望出院
今(18)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病房內,見到剛做完手術不久的婷婷及她的父母。小女孩躺在病床上十分安靜,眼睛盯著平板電腦中的動畫片一動不動。婷婷的父親鄧先生顯得很慚愧,“都怪大人沒有保護意識,如果警惕性高一些,就不會讓孩子受這40多天的苦了。”鄧先生一臉苦笑。
鄧先生介紹,從7月4日吞下磁性橄欖球以來,婷婷食量減小,偶有出現身體不適,他們從涼山州輾轉到攀枝花,再到成都到處尋醫求診,8月14日,婷婷被送至省醫院,8月15日,婷婷體內的“磁石”被成功取下,鄧先生一家人心中的“巨石”也落了地。
省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蔣文軍介紹,8月15日婷婷做完異物取出的手術后,她已經可以喝水,并且可以進食一些流質性的食物,“再過一個禮拜就可以出院了。”
腸壁已壞死 手術及時未造成更大麻煩
蔣文軍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小孩吞食異物的情況并不鮮見,但是先后誤吞兩枚磁鐵,并最終造成磁鐵在體內相互吸附的情況卻十分罕見。
蔣文軍說,醫生們在手術中發現,婷婷腸內被磁性橄欖球附著的軟組織和腸壁,均出現了壞死現象,醫生表示,軟組織和腸壁壞死會造成腸穿孔等危險,“嚴重者會危及生命。”醫生表示,幸好手術不算太遲,否則后果難以預測。
此次手術中,醫生在腹腔鏡的醫療支持下,找到吸合的兩枚磁性橄欖球,再通過婷婷腹腔上一個3厘米左右的微小切口,將兩枚磁性橄欖球取了出來。緊接著,醫生將婷婷壞死的腸壁和腸內組織進行的“修補”,手術耗時2個鐘頭。
醫生:一年接診異物吞食者超30人
每年,小兒誤食異物的新聞頻見報端。根據蔣文軍的統計,僅省醫院,近年來每年接診的小兒誤食異物的病例就有30多個。
“硬幣、磁鐵、筆頭、彈珠等等,無奇不有。”蔣文軍說,暑假是案例高發期,今年暑假以來,醫院已經接到了好幾例,多以小孩為主。
研究發現,1至5歲的學齡前兒童,味覺的發育非常好。蔣文軍說,小孩在這個時期喜歡“嘗試”,加上意識形成受限,看見什么新奇的東西都喜歡往嘴里放,這個時候,家有小孩的大人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平時應把一些具有潛在危險的東西放好,避免小孩接觸誤食造成悲劇。”(記者 雷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