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濕地附近浮起大片死魚
浙江在線08月1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鄒洪珊)昨天,慈溪的章先生在微博上發了幾張照片:一片片的死魚,漂浮在一條河道的水面上。章先生在微博中說,這是杭州灣新區八塘江和十塘江交接的地方,他經常在這里釣魚,昨天早上去的時候,發現河水中出現大片死魚,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
難道河水被污染了?
杭州灣濕地附近河道
漂滿死魚
看到微博后,記者聯系上了章先生。他告訴記者,圖片是早上八點拍的,當時一眼望去,整個河道四處泛著小白點,走近一看,小白點原來都是死魚。
“這里的水以前很清澈,不會有這種情況。”章先生特意靠近看了下,漂在河面的死魚中,很多是白鰱。附近的人告訴他,河道里確實放養過白鰱,為的是凈化河道。
“以前天氣太悶的時候,聽說過河里會死魚。但早上的氣溫并不高啊。”他懷疑是不是水源受到了污染。
隨后,記者也趕到了這片河道區域。這條河在杭州灣濕地附近。當地人稱之為“三八江“,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河道。
記者趕到時,當地的水利部門已經開始打撈死魚,新區的環保部門也正在采集水樣。
水樣檢測顯示
河水的氨氮數值偏高
昨天下午,河道水樣的部分數據有了檢測結果。
杭州灣新區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數據顯示,河水屬于V類水質(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酸堿度正常,基本可以排除工業排污的可能。
記者也去做了實地走訪,這條河道附近沒有企業,不存在工業污染源。
不過,從水樣的檢測結果看,河水的氨氮數值偏高。
“氨氮的來源很多,除了農業化肥,還包括人類的生存代謝、生活污水。“但是三八江附近農田很少,最近的是杭州灣濕地;不過濕地的水一般不往江里排,只是從江里取水,過濾再進行使用。
新區環保局稱
死魚或與上游來水有關
杭州灣新區環保局的負責人說,上周五,慈溪下了一場暴雨,也有可能是上游開閘后,部分上游的水流到了河道里,導致死魚。
他說,三八江靠近杭州灣的入海口,上游河道有兩部分來源,一部分來自慈溪,一部分來自余姚,兩地的水在三八江匯聚后再入海。
“上游因為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增多,相對河道中的水,更容易增加氨氮和其他含量。”這名負責人表示,浙江片區進行的五水共治,也和氨氮指數有關。
昨天新區環保局對上游的兩個檢測點做了采樣,發現上游的數值比三八江的水質還要差,而且氨氮指數也偏高。而且死魚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三八江區域,上游部分區域也有發生。
“目前,我們還在進行分析,包括調查上游來水的狀態,看看水中溶解氧的濃度,氨氮含量是不是過高。”這名負責人說。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河內出現大量死魚,本報將繼續關注。
昨天晚上18點39分,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發了一條微博:
杭州灣新區三八江位于杭州灣濕地公園東側,是上游余姚、慈溪等地汛期北排重要通道。8月8日下午開始,新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邏中發現,三八江濕地公園門口江面發現零星死魚漂浮;8月9日上午,漂浮的死魚逐漸增多。獲悉此事后,新區立即派出相關部門負責人趕往現場了解情況、查找原因。
經初步了解,情況如下:一是三八江及上游八塘橫江杭州灣新區區域段兩岸以農田為主,無工業企業,該段不存在企業直接接管偷排的可能。二是三八江近期進行了多次開閘排澇,不排除新區段上游的其他地區水體污染侵入的可能。特別是8日由于突降暴雨,三八江再次開閘排澇。結合9日晚提取的水樣檢測數據看,上游各項指標都比下游高,說明上游水質較差,死魚現象很可能與上游流入新區的水質較差有關。
10日上午8時開始,新區相關部門已組織力量打撈漂浮的死魚并作無害化處理。下步,新區將進一步加強水質監測,排查相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