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的六旬老人李大爺一直在為自己找個伴侶。可是,他要找的伴侶,不是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女性,而是執著于找一位女大學生。為此,他還在當地某報紙上為自己刊登了一則征婚啟事,啟事中稱“一次性付婚補10年工資”,希望能找到一位稱心如意的女大學生作為自己的生活伴侶。可是,來電約見的人不少,然而聊得來的人至今還沒出現。李大爺說,心愛的老伴去世之后生活很是孤單,想要找個人陪陪自己。
刊登這則征婚廣告的李大爺是邯鄲市邯鋼區一名退休教師。2011年6月,李大爺的老伴因心臟病突然離開,兒子女兒也因各有工作和家庭不得已與自己分開生活。漸漸地,李大爺有了找個生活伴侶的想法,在兒子的鼓勵下,李大爺自己帶著征婚啟事走進了報社。
“女大學生有文化,交流起來講道理好溝通,身體一般也健康完美。咱們是要一起生活的,也總得滿足性生活啊。”李大爺還說,對方有沒有工作沒有關系,“只要和我在一起,我就養得起人家,會對人家負責,前提當然是我們相互喜歡,人家也愿意嫁給我。”
相親者只問房產證
啟事刊登后,李大爺收到超過一百個電話,“有三四十歲的中學老師,五十多歲的單親媽媽,還有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有時候有年輕姑娘來電,李大爺便選擇直接勸退,“人家姑娘那么年輕,可真愿意和我在一起?”
最后,真正與李大爺約見的也就十來個,“一上來就問我房產證可不可以寫她們名字。”回想起來,李大爺對前來相親者都不太滿意,“愿意在一起生活的,我有什么都能給你。不想和我一起生活,只想要房產證,這有什么用?”
對于李大爺這種非女大學生不娶的態度,心理學家胡慎之表示非常理解,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追求。但是他同時也表示,并不看好李大爺的征婚結果。
“如果牽涉到金錢在里面,那么這種關系就更類似于一種買賣,所以我并不支持。”胡慎之說。(記者李鋼 實習生陳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