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上海虹橋機場停靠的一架春秋航空客機。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道英媒稱,中國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開通相關航線后,上海民營軟件公司營銷總監(jiān)夏莉莉(音)轉而乘坐該公司的航班。其所在的公司明文規(guī)定,員工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乘坐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班,還將旅行成本削減了五分之一。
路透社12月8日報道稱,對于中國這個通常被稱為低成本航空公司滲透時機成熟的“最后”的大市場,夏莉莉及她的同事是越來越多的帶動該市場快速增長的中國旅客中的一員。
中國民航局自2013年末以來鼓勵低成本航空公司發(fā)展業(yè)務。為低成本航空公司開放新航線,也有助于發(fā)展中國西部地區(qū)的經濟。
根據航空數據及分析公司OAG,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國內航空旅行市場占7%的份額,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一倍有余。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航空客運量已達3.92億人次,年增幅超過10%。空客(AIR.PA)預測,中國將在10年內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內航空運輸市場。
“低成本旅行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我的許多同事見面就聊如何搶到9元或99元的特價票。”夏莉莉說道。
與全服務航空公司相比,中國四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折扣很大的機票。
譬如,海航集團旗下的西部航空推出的重慶-三亞四天三晚自由行產品僅999元(156美元),全程入住三亞五星級酒店。根據攜程網,全服務航空公司該航線的單程機票最低770元。
除了最新成立的九元航空,其它的中國低成本航空公司都盈利。這主要歸因于這些航空公司大力削減成本。
在中聯航,航班之間的機內衛(wèi)生由空乘負責。中聯航行政副總裁張?zhí)m海稱,公司在機艙內增加了座位,還打造了“安順黃果樹號”冠名航班。
在該行業(yè)增長潛力的吸引下,有些國有航空公司已經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其它一些航空公司也可能效仿。
今年,東方航空就將旗下的中聯航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在廣州成立了低成本航空公司。西部航空在2013年轉型,海航集團旗下的祥鵬航空也在進行轉型。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高層對路透稱,該公司也考慮設立低成本航空公司。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增長,部分得益于經營大型航空公司不涵蓋的航線。
譬如中聯航,就有飛往內蒙古近12個城市的航線。
張?zhí)m海稱,“由于既快捷又廉價,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乘坐低成本航空。”
(記者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