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新近發現一顆距離地球僅16光年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5倍,處于紅矮星“宜居帶”,可能存在液態水。這顆“超級地球”會有生命存在嗎?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人員羅伯特·威滕邁爾帶領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這個“超級地球”名為格利澤832c,是圍繞恒星格利澤832運行的一顆行星,公轉周期36天。
為什么像地球?
威滕邁爾和他的研究團隊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恒星格利澤832和行星格利澤832c的運行模式類似太陽和地球的關系。與太陽相比,恒星格利澤832表面溫度更低,顏色暗淡偏紅;同時,行星格利澤832c和它的“太陽”距離更近。綜合考慮兩個因素,行星格利澤832c吸收的恒星能量和地球大致相當。
波多黎各大學行星宜居實驗室負責人阿貝爾·門德斯·托雷斯說,事實上,格利澤832c是迄今發現的三顆“最像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之一。
托雷斯介紹,判定行星與地球的近似度,有一個“地球近似指數”,以地球各項參數為基準,比對其他行星,數字越接近1,近似性越高。格利澤832c的數值為0 .81,先前發現的行星格利澤667C c的數值為0 .84,行星開普勒—62e的數值為0 .83。
怎么發現的?
談及“超級地球”的發現過程,威滕邁爾說,研究人員首先觀察到格利澤832c重力所誘發的“微小震顫”,順藤摸瓜發現了這顆“超級地球”。研究人員在位于不同觀測點的三臺天文觀測設備中收集到這些震顫數據,從而確定行星的存在。
格利澤832c是研究人員發現的第二顆圍繞恒星格利澤832運行的行星。2009年,研究人員發現了格利澤832b,它質量更大,距離恒星更遠,主要由氣體構成,公轉周期大約9年。
托雷斯說,格利澤832c和格利澤832b兩顆行星的結構好比“縮小版”太陽系,格利澤832c如同地球,格利澤832b則是質量更大的氣體行星木星。
會有生命嗎?
格利澤832c所處的紅矮星“宜居帶”之所以“宜居”,是因為在這一距離范圍內,行星表面的水能夠以液態存在。而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通常認為,如果一顆行星處在恒星周圍的“宜居帶”,這顆行星有更大機會存在生命,或者至少滿足生命存在的環境。
研究人員把格利澤832c稱為“超級地球”,顯然對它寄予厚望。不過,眼下尚不清楚“超級地球”到底跟地球有多像,也不知道它的表面情況如何。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格利澤832c的大氣構成與地球類似,那么它的溫度可能跟地球差不多,就有可能適宜某些生命形態的存在。如果它的大氣層更厚,溫度更高,則有可能更類似金星,產生極端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