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樸槿惠13日進行政府改組,17個政府部門中有7個部門的長官換人。韓媒分析,這顯示了總統樸槿惠試圖恢復民心并重整國政的強烈意志。不過,目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剛剛被提名為總理的文昌克遭到韓國輿論和在野黨的強烈批判,韓國在野黨準備全力將文昌克“拿下”。有韓媒分析,如果文昌克再次落馬,兩次總理提名都不順利,將對樸槿惠的國政掌控力產生不小的沖擊。樸槿惠不僅不能實現“人事革新”,反而可能發生“人事慘禍”。
據韓國KBS電視臺13日報道,韓國17個政府部門中有7個部門的長官被替換,前財長、執政黨新國家黨國會議員崔炅煥被提名為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前韓國教員大學教授金明洙被提名為社會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首爾大學法學院教授鄭宗燮被提名為安全行政部長官;首爾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崔陽熙被提名為未來創造科學部長官;韓國阿里郎國際廣播電臺社長鄭成根被提名為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前雇傭勞動部次官李基權被提名為雇傭勞動部長官;曾任青瓦臺發言人,新國家黨議員的金姬廷被提名為女性家庭部長官。
韓聯社分析,隨著樸槿惠任命“親信”崔炅煥為經濟副總理,今后對青瓦臺和政府的控制力將得到加強,同時也顯示出樸槿惠在國政運營上對經濟的重視。韓國《每日經濟》稱,此次改組最大的特點就是樸槿惠大膽啟用“親信”以強化總統對政府的掌控,同時重用政治感覺敏銳的政治人物,職業官僚則被排除在外。分析稱,青瓦臺高級幕僚對執政一年來韓國公務員系統“推而不動”非常不滿,特別是樸槿惠本人也感覺到,“歲月”號事件后要依靠現有的職業官僚推動革除“官商勾結”比較困難,因此必須引入外部力量推動政府體制改革。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認為,“歲月”號沉船事件發生后,政府撤換了8名長官(包括撤換防長),總統府8名首席秘書官更換了5人,可以說政府和總統府的面孔更新了一半。特別是樸槿惠重用能理解自己心思和政策的人出任重要職務,顯示了要繼續推進經濟和福利政策,并試圖恢復民心并重整國政的強烈意志。現在最大的障礙在于總理提名人文昌克,目前不僅在野黨抓住其把柄不放,就是執政黨內部也產生分歧。
韓國《朝鮮日報》稱,針對“韓國無需就慰安婦問題要求日本道歉”的爭議發言,文昌克13日辯解稱,他當時發言的本意是“日本不能光用口頭等形式上的道歉,而必須采取真心誠意的行動”。據悉,韓國執政黨主要負責人集體觀看了反映文昌克“妄言”的錄像,以判斷事態的嚴重性。執政黨相關人士稱,當文昌克的“韓民族有懶惰的DNA”等言論出現時,現場響起了嘆息聲,錄像放了一多半的時候,場內座椅空了一半。但韓國執政黨還是準備對產生爭議的文昌克采取“鐵桶般的保護”,重要人物紛紛為文昌克進行辯解。
在野黨則準備全力將文昌克“拿下”。《首爾經濟》稱,韓國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共同代表安哲秀表示,最歡迎文昌克擔任總理的是日本極右勢力,這說明文昌克是安倍“人事手冊”上的人,強烈敦促撤回對其的總理提名。韓國《京鄉新聞》13日的民調顯示,有65.6%的韓國人認為文昌克應該“請辭”。
文昌克的爭議言論在日本受到“熱捧”。不少日本媒體直接將文昌克的爭議言論作為頭版頭條,一些右翼網民興奮不已,稱“文昌克真是韓國少見的杰出人物”,“文昌克講了大實話,在反日情緒強烈的韓國肯定會遭到攻擊”。但日本《東京新聞》、《每日新聞》等媒體冷靜分析稱,被提名為總理人選的文昌克在歷史認識上出現“問題發言”,而之前的大法官被提名總理不久被揭出“高額薪酬”問題,對樸槿惠政權的打擊不可估量,讓人擔憂韓國出現“政治空白”。
另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3日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日前表示,雖然朝鮮暫時還沒有棄核,并拒絕韓國伸出的援助之手,但韓方不會放棄,將竭力引導朝鮮走上對話與合作之路。
(記者王剛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