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磐安縣胡宅鄉一個叫后張的小村這幾天徹底火了。昨天一天,就有上千人背著鋤頭扛著鐵鍬,有的還帶著手電筒,涌入后張村后山上的一片茶園里,掘地三尺。他們來干什么?因為幾天前傳出這里挖出了寶貝——“紅寶石”,“有人挖到一顆賣了5萬,有的開價25萬還不賣。”然后,這個周末,進村的小車就快把小村給堵了……
后張村有“寶石”,這個消息上周五開始就傳開了。昨天,我們又接到市民潘大林先生打來的熱線,說的也是同樣的事情。潘先生今年36歲,就出生在磐安縣胡宅鄉后張村,現在在紹興新昌工作,他說,也不知道為什么,忽然這幾天,很多人涌到他老家的后山上說是挖“紅寶石”,非常瘋狂。
瘋狂到什么程度呢?據說,不止本地村民,很多新昌人也加入了挖寶的隊列;不僅白天挖,據說夜里也有不少人在挖,理由是聽說寶石在夜里的燈光照射下能反光,反而更好找;不僅大人挖,小孩和老人的身影也很多。潘先生說,由于是在地里挖的,難免造成一些茶樹,以及玉米、西瓜、花生等莊稼被毀,當地村民為此意見很大,但對如潮的尋寶人流,又有些無可奈何。
昨天,記者驅車來到了這個幾乎是磐安縣最東面的偏遠鄉鎮胡宅,事實上,后張村就處于磐安和新昌交界的地方。中午時候,這個人口上千的村落幾乎已經被各種各樣的車子停滿了,有奔馳越野車,也有面包車和電瓶車,有浙G、浙D、浙A等省內牌照的,也有皖N的。這里的山頭傳說是死火山形成,所以土壤肥沃,幾乎整塊都被犁出來,種上莊稼,最多的是茶樹。一眼望去,尋寶的人員估計有六七百人,有人在挖,也有人是在圍觀。村民說,來來回回,當天起碼涌進來上千人在尋寶。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人挖出五六顆還沒有指甲片大的小石頭,在手機燈下照了照,就被一女子以400元的價格買走。47歲的潘熙浩是磐安縣尖山鎮烏石村人,他是早上10點來的,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里,找到了兩顆指甲蓋大的石頭。
記者找到了后張村村支書潘六標,潘書記說,其實后山的石頭,一直來就有,村里也一直就知道,“在我還小的時候,大概40多年前,省里的地質隊還專門過來勘探過,連著來過兩年,每年住一兩個月,后來也沒聲響。我們本地村民,都知道這里有亮晶晶的石頭,但也就當玩兒一樣說挖寶石,不會像他們專門來挖。”
記者現場看到,挖出來的石頭,之所以被稱作“紅寶石”,是因為其表面看去雖然灰暗無光,但在燈光照射下,會呈現暖暖的紅色,而且品質越好,通透性越高,的確有些迷人。石頭到底是什么成份?怎么形成的?真的很值錢嗎?磐安縣國土部門已經邀請了省里的專家今天到現場鑒定,記者屆時也將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