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37年7月事變發生時,日軍繪制的盧溝橋地區形勢地圖。圖中詳細注明了盧溝橋附近地區地理狀況、交通干線、中日軍隊部署及日軍演習區域(資料照片)。
7月6日,在“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重慶市北碚區檔案局(館)公開一批征集的珍貴抗日戰爭時期檔案,披露“七·七事變”即“盧溝橋事變”部分史料。
在這批檔案中,一張由日本大阪每日新聞社于1937年1月1日編制的“最近東亞形勢圖解”上,詳細標注了中國各省區礦產資源、物產,例如四川標注物產為大熊貓,各國大使館位置、共產黨、國民黨兵力分布、數量、武器裝備,中國軍用機場具體位置、重點防御地帶、交通干線、重要跨境軍需聯絡線等。圖上還特別注明了共產黨兵力分布狀況,如陜甘寧根據地有軍隊20萬,大別山脈、武夷山脈、甘肅六盤山脈以及四川、甘肅、寧夏交界地帶都標注有共產黨軍隊在活動。
從地圖上還能清楚地看到標注的蘇聯軍隊在緊靠中國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和裝備情況。據北碚區檔案局(館)局長馮琰介紹,這些在首次公開的檔案資料足以證明“盧溝橋事變”是日本早有預謀、蓄意制造的,并由此拉開了中國八年抗戰的序幕。新華社發
這是日軍1937年事變發生后拍攝的第29軍將士在宛平縣城上監視日軍圖。圖上可見城墻上彈痕累累,殘破不全,顯示宛平縣城剛剛遭受過日軍十分猛烈的炮擊(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是1937年7月28日,日軍轟炸南苑守軍兵營(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華北事變時,日本首相官邸的外景。就是在這里,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針對北支事變(七·七事變)經費增加預算金的決定(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是日軍空中拍攝的盧溝橋及宛平縣城圖(右斜上方為永定河,資料照片)。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