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全球最知名的獎項,那就莫過于諾貝爾獎了。諾獎得主獲得的不僅是享譽全球的巨大聲譽,同時也還有一筆巨大的獎金加持,比如2017年諾獎得主獲得的獎金就高達900萬瑞典克朗!
相對于諾獎主要關注于科學與文學等領域,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獎項是專注于教育領域的全球最大單項獎——一丹獎。它的獎金高達3000萬港元,是諾獎金額的3.6倍!壕不壕?
昨日(12月10日),“一丹獎”首屆頒獎典禮在在香港舉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作為主禮嘉賓為頒獎典禮致辭,并親自擔任頒獎嘉賓為兩位獲獎人頒獎。
那么,這個獎,到底是個什么來頭?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一丹獎”——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
“一丹獎”,2016年由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先生創立。這一獎項旨在表彰及支持推動教育創新、所作貢獻具長遠影響的團體與個人,以教育提升人類的福祉。
據了解,“一丹獎”每年頒發一次,共設有兩個獎項,分別是“一丹教育研究獎”和“一丹教育發展獎”,該獎項由25億港元(約3.2億美元)的獨立慈善信托運作及管理。
你沒看錯,就是25億港元!這么多錢可真的已經突破很多人的想象力了······
那這個獎是怎么選出來的?誰才能獲得呢?
實際上,想獲得這個獎可并不容易:首屆“一丹獎”評選中,評審委員嚴格按照“具可持續性”、“具遠見”、“具改革能力”及“富創新精神”的標準評核,頒獎典禮上獲頒發獎牌及獎金的兩位獲獎者,說是萬里挑一完全不夸張!
實至名歸:兩位知名教育家獲獎
說了這么多,還是先來看看兩位首屆獲得“一丹獎”獲獎者的“廬山真面目”,這兩位獲獎者可都是世界知名的教育家,看看他們為教育做出的貢獻,不服不行!
哥倫比亞Fundación Escuela Nueva創始人兼總監薇奇·科爾波特(Vicky Colbert)女士,首屆“一丹教育發展獎”獲得者。
科爾波特女士親自見證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學校”模式如何透過系統性的方法,改變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參與精神、并賦予教師和學生力量。
她創立新學校基金會,通過非盈利組織來保障這種優秀的教學模式。更令人欽佩的是,她將的新學校基金會項目擴展到許多地區,讓其適應新的環境與人群。比如城市地區,無家可歸的兒童。
至今為止,科爾波特女士不懈的追求為全球14個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村教育素質,超過500萬孩子從中受益。
其實“新學校”這種模式,早在1985年就第一次被“新學校”團隊開發出來。這件事情他們做了整整32年! “工匠精神”這個詞,完美的詮釋了他們的執著與堅持!
首屆“一丹教育研究獎”獲得者則是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 Dweck)教授。
學術范兒的德韋克教授的教育研究之路,從一個一直困擾著她的問題開始。
她很好奇,為什么有些孩子熱愛挑戰,并且能在失敗中掙扎著重新站起來;而另一些孩子擁有很強的能力或技能,卻會在經歷失敗后一蹶不振。
從這個問題出發,德韋克教授在經過了數十年的研究后,提出了成長型心態的概念。即認為智力不是固定值,而是后天可以培養、成長和開發的一種心態。
由此,德韋克教授和她的同事開發了一系列改變思維方式的技巧,其中包括“成長型心態介入”,使學生的成績有顯著改善。
什么,你也認為智力是固定值?不如試著轉變成成長型心態,說不定你的智力有機會比肩愛因斯坦呢!
陳一丹先生認為,教育回歸到中華傳統文化最本質的兩個字,就是教育怎么理解。“教育”,就是“教加育”。教:教授知識、教授技能、教授各種能力,賦予你一些能力;育:培養,培養你的人格、養育你的品德。養育你完整的人。回到教育本身,是對人的教育。兩者加在一起,教育不僅僅培養技能,還要完整人格。
兩位獲獎者身體力行,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著教育工作,領取一丹獎之后的他們會如何更好的造福全球教育?看來這場頒獎典禮不僅有錢,有才,還很有戲喲。
教育界的頭腦風暴——直擊“一丹獎”峰會
既然這么多有影響力的大咖都來了,總不能說走就走了,肯定還是得一起討論下教育領域的大事件啦!
頒獎典禮次日(12月11日),多位在教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參加了由“一丹獎”創始人陳一丹先生主持的首屆“一丹獎”峰會。
在首屆“一丹獎”峰會上,兩位獲獎人自然是不會缺席。她們系統講述了她們顛覆性的教育理念,并分享這些理念如何在多個國家進行推廣并幫助當地教育系統轉型。
騰訊集團總裁劉熾平先生也出席了本次峰會,與香港電臺主持人Peter Lewis對話時就騰訊的全球教育投資理念及騰訊如何通過社交平臺將科技融入課堂做了深入交流。劉熾平表示:“我常常會思考我們的互聯網服務要如何進步,才能夠讓教育一線的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去啟發學生。如果用科技后臺提供一套質量更佳的課程教學內容,就可以釋放一線老師的時間,讓他們更集中關注學生個性、行為及心態。教育的關鍵點不僅是教學生知識,讓他們拿到好的分數,而是塑造他們的個性,幫助養成持續學習的態度,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機器無法做到的,只有老師才能這樣做。如果我們有更好的技術,再有受過更好培訓的老師,那就是最好的一個組合。”
“一丹獎”新一輪提名已開始接受報名
卡羅爾·德韋克和薇奇·科爾波特兩位女士各自捧走了大獎,羨慕嗎?其實,獲得一丹獎的機會向所有人敞開。新一屆的“一丹獎”已經開始接受2018年度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