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中原大地碩果累累;矚目盛會,河南人民歡欣鼓舞。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今天起,河南新聞聯播推出《十九大時光》專欄,和您一起走進革命老區、田間地頭、工礦企業、街道社區,傾聽基層干部群眾愛黨愛國的熱切心聲,感受人們建設出彩中原的火熱場景,聚焦十九大召開的歷史性時刻,共度這段特殊而又美好的時光。今天播出第一集《中鐵裝備:用更優質的中國制造喜迎十九大》。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視察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時指出,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是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也成為中鐵裝備全體員工的孜孜追求。
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電焊高級技師 吳毅
我有幸聆聽了習主席的講話,我們深受鼓舞。這幾年來,我們也是通過不斷改善我們的焊接工藝,并且進行了創新,我們每一道焊后都實行實名制,并且引進了智能化機器人,為我們的產品保駕護航。
歲月鏗鏘走過,牢記總書記囑托,中鐵盾構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引領中國裝備制造業升級。喜迎十九大召開之際,中鐵裝備盾構機總裝車間再次傳來喜訊,一臺開挖直徑達15.03米的盾構機成功組裝完成,很快就將下線,應用于汕頭市海底隧道的施工作業。這個“龐然大物”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最大直徑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它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國外品牌多年來在全球超大直徑盾構方面的壟斷,可以為我國掘進機設備采購費用節約近1億元。
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工程師 賀開偉
正好迎上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這個產品也即將下線,相當于給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獻上了一個寶貴的禮物。我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未來中鐵裝備應該會創造出更多的輝煌。
在盾構機國產化的研制過程中,大國工匠李剛和他的團隊用不服輸的精神強力攻關,陸續改進技術100多項,其中兩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特別是他們研發制造的盾構機核心部件液位傳感器,打破國外企業百年壟斷,性能躍居世界第一。
沿著三個轉變的道路繼續前行,中鐵裝備正在加速轉向高精尖、延伸產業鏈,先后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小直徑硬巖掘進機、世界首創“馬蹄形”盾構、國內最大直徑TBM “彩云號”等,目前多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已經成為中國隧道掘進機產業當之無愧的開拓者和領軍者。
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電氣高級技師 李剛
這五年可以說是自豪感比較強,十九大馬上要召開了,我(希望)將來能夠研發一些更新的產品,應用到我們這些盾構機上,希望我們國家的大型裝備越做越好,越來越強盛,希望我們的國家將來在各行各業當中,都有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