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訊 開著奔馳車,有著自己的公司,80后女老總卻自2013年起,以做鋼材生意為由,伙同他人涉嫌詐騙17人共計1.46億余元。
80后女老總
這邊借承兌匯票那邊借現金
近日,張先生向華商報反映,他在寶雞做鋼材生意,2015年8月份,經熟人介紹,與女子楊某認識后,楊某向他借銀行承兌匯票,承諾一個月兌付現金,由于張先生所持銀行承兌匯票6個月后才能兌付,為了使手中的銀行承兌匯票早日兌付為現金,便于生意周轉,張先生便先后3次將自己持有的價值92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借給了楊某,不曾想,借出后至今無法收回,因大額資金受損,自己的公司也難以為繼,只好關門大吉。
與此同時,王先生也向華商報反映,2014年9月,他認識了楊某。楊某生于1981年,寶雞人,雖然年齡不大,但平時開著一輛奔馳車,也在寶雞市區有固定辦公場所,楊某向王先生借現金,承諾以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給他還錢,并承諾王先生可以從中獲利。王先生覺得對方挺有實力,便向身邊親戚朋友借錢,之后將借來的錢借給楊某,起初,楊某確實會以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給他還錢,但后來是有借無還,330萬元借款至今未還。
騙取17人
共計1.46億元
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一份寶雞市人民檢察院2016年12月23日做出的《不起訴決定書》(寶檢公訴刑不訴[2016]4號)顯示,經寶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查明:犯罪嫌疑人楊某先后注冊了寶雞錦洋工貿有限公司和陜西錦洋實業有限公司,以做鋼材生意為由,從2013年2月起,伙同他人,先后與企業、個人簽訂《借款協議》、《單筆銀行承兌匯票拆借協議》,分別從郭某等人處收取銀行承兌匯票,收取匯票時支付比票面金額多0.5%~1.5%的利息,兌付期限一個月,賣出匯票時支付貼現利息2.4%~3%,平均每100萬元虧損4萬元。至2015年4月前,犯罪嫌疑人楊某以新票貼現兌付前賬的方式,資金尚能維持。2015年4月后至2015年11月下旬,資金鏈斷裂,犯罪嫌疑人楊某采取將銀行承兌匯票拍照轉發一人或者數人的方式直接收取資金,除少量兌付外,共騙取郭某等17人共計1.46億余元。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楊某因涉嫌集資詐騙等罪名被寶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逮捕,目前羈押于寶雞市第二看守所。
1月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從寶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和寶雞市人民檢察院了解到,此案正在偵辦和審理之中。
>>小知識
寶雞一家銀行的專業人士舉例解讀銀行承兌匯票:甲企業因資金不足,向銀行申請開銀行承兌匯票,經銀行審查,給甲企業授信1000萬元,該企業須存入保證金60%,即600萬元,銀行可按照6個月期限開立銀行承兌匯票,開出銀行承兌匯票后,甲企業按承兌匯票票面金額的萬分之五給銀行支付開票手續費。甲企業與乙企業發生采購業務,用銀行承兌匯票支付給乙企業,乙企業持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后辦理承兌,如提前用資金,可持銀行承兌匯票到任一銀行辦理貼現業務。
小伙假稱高管騙富姐10萬美金 因日久生情告知真相
揚州人王女士目前已定居瑞士,離異的她帶著兩個孩子在當地經營一家餐廳。
21歲的湖北小伙楊平章,去年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認識了“師傅”黃某。兩人合作冒充香港證券公司高管,以高回報投資進行詐騙,在國內的一些婚戀網站上找大齡單身或離婚的女性為目標。
他們的手法也很專業,從網上購買香港的電話卡使用,聊天中一旦被對方發現倪端就果斷終止聯系。除此之外,每隔3個月就會換一處租房地點,還會定時清理電話卡和QQ賬號、微信號等。
去年6月開始,楊平章開始和王女士聊天,一直聊到了11月份,此時的王女士對楊平章是香港證券公司高管的身份深信不疑。2016年11月22日,楊平章告訴王女士,自己手上有一項高額回報的投資,需要資金周轉,回報額是本金的3倍。王女士被打動了,隨后托揚州的姐姐將10萬美金匯到對方賬戶。
楊平章順利得手了,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長達半年的接觸中,他已經對王女士產生了好感。得知王女士存款不多后,他又于心不忍,一股腦把自己是騙子的事告訴了王女士。(記者 趙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