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殿勇)7月18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經濟工作等。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主持會議并講話。
陳潤兒、葉冬松、鄧凱、尹晉華、趙素萍、李文慧、陶明倫、馬懿、劉春良、王鐵出席或列席會議。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我省作為發展中大省的地位沒有變,總體向好的態勢沒有變。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初步成效;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五成左右,吸納就業占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的七成,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積極應對的結果,是各有關部門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的結果,是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團結奮斗的結果。
會議分析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工作,要深入貫徹中央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結合我省實際,堅持穩定增長保態勢、改革創新增動力、招商引資添增量、穩定風險守底線、集中力量補短板、著眼長遠謀大局,確保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圓滿完成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任務,確保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年度目標任務,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四個確保”的成效,推動我省“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一要繼續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進一步擴大消費、穩定出口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加大對“米”字形高鐵、城市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快新開工項目、建設滯后項目進度,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激發縣域經濟活力,加強企業服務特別是金融服務。
二要著力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生產端入手解決結構性問題,認真實施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工業八大行業年度行動計劃,謀劃和推進一批拉動作用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項目,實施一批“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突出抓好“三煤一鋼”改革發展,切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加快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壯大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生態,打造創新高地,培育發展新動能。
三要著力加大開放招商力度,進一步明確招商重點、優化招商環境、抓好招商項目落地,圍繞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和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招商,統籌抓好具有引領性、突破性、方向性的重大項目招商,集中抓好區域性、功能性、支撐性的項目招商,從完善開放平臺和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兩方面同時發力,推動招商由主要靠優惠政策向靠良好環境和優質服務轉變。
四要著力穩控各類風險隱患,確保“四個不發生”,即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不發生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和惡性案件、不發生持續性負面輿論炒作熱點。當前正值汛期,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思想,嚴密監測汛情,抓緊險工加固,細化搶險預案,加強科學調度,確保安全度汛。
五要集中力量彌補經濟社會發展短板,進一步深化認識、端正態度,切實增強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7大攻堅行動,堅決遏制污染勢頭,守住守好生態環境底線;堅持真抓實干,把脫貧攻堅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謀劃推進,確保完成全省年度脫貧任務。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意識,細化工作責任,轉變工作作風,加強督促檢查,振奮精神、積極作為,敢想敢干、善做善成,確保中央和我省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傳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并研究了我省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意見。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