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

                  武漢3個地鐵站積水嚴重 已恢復運營

                  新京報訊 昨天早上7點,武漢武昌區(qū)周邊的3個地鐵站,梅苑小區(qū)站、中南路站、武昌火車站均受積水影響暫停運營。截至昨日下午3點08分,4號線武昌火車站積水已清除,列車在武昌火車站正常停站開關門,1、2、3、4號線車站均已正常運營。

                  從地鐵站到武昌站 積水沒過腰部

                  早上6點多,張先生從漢口區(qū)常青花園出發(fā)去往武昌區(qū)梅苑小區(qū)。他稱,由于前夜下過暴雨,早上乘客比往常要少,到中山公園站時人才多起來。

                  他表示,在中南路換乘時還沒有看到太多水,到了梅苑小區(qū)站才看到有水漫進站內,只能趟水出站。“水比較深,大約十多厘米。”

                  華中科技大學學生李雅晴稱,上午她準備坐火車回家,11點到達武昌站時發(fā)現(xiàn)火車站內積水嚴重。從地鐵站往火車站走的時候,水一度沒過腰部,“但是進入檢票口就好很多了,積水大概在腳踝。”

                  她所乘坐的火車在武昌火車站晚點3小時,但尚未得知晚點原因。“火車站內挺多人要求退票。”

                  昨日下午積水地鐵站已恢復運營

                  武漢地鐵公司黨委副書記馬君瑞昨天中午告訴新京報記者,受積水影響的3個地鐵站分別為中南路地鐵站、梅苑小區(qū)地鐵站、武昌火車站地鐵站。

                  據(jù)武漢地鐵官微昨天10時55分發(fā)布的消息,中南路站自7點38分暫時關站后,立即組織人員前往積水最為嚴重的C出入口。C口與中商廣場連接處積水嚴重,導致來水倒灌進入站廳。全力抽排積水后,目前已恢復運營。

                  昨天11時09分,武漢地鐵官微發(fā)消息稱,4號線梅苑小區(qū)站積水已經清除。下午3點12分,武漢地鐵官微再發(fā)消息稱,4號線武昌火車站積水已清除,列車在武昌火車站正常停站開關門。

                  昨天下午,武漢地鐵負責宣傳的曾姓工作人員稱,三鎮(zhèn)都出現(xiàn)大面積積水,所以水會涌進地下站。積水是從出入口進入地鐵站內的,被淹的出入口都是地下通道式的設計,露出地面的出入口沒有一個被水淹。

                  究竟多大的雨引發(fā)武漢內澇?

                  周降雨量破極值;6月以來累計降水量超1998年6至8月總量

                  連日來湖北多地出現(xiàn)極端降雨,作為降雨中心之一,武漢城區(qū)現(xiàn)嚴重內澇。這場雨究竟有多大?

                  據(jù)湖北省氣象局消息,6月1日至7月6日15時,武漢降水量達932.6毫米,比1998年6至8月的總降水量還多出了64.6毫米。

                  湖北省氣象局介紹,7月5日晚上起,武漢市出現(xiàn)集中強降水,截至7月6日15時,武漢市區(qū)域自動站共65站超過200毫米,其中共27站超過250毫米,最大降水出現(xiàn)在蔡甸區(qū)的玉賢,為346.5毫米,城區(qū)挽月中學已經達到341.3毫米。

                  國家氣象站中武漢246.4毫米,江夏232.4毫米,蔡甸272.4毫米,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武漢城區(qū)、漢南區(qū)、東西湖區(qū)和蔡甸區(qū)。

                  湖北氣象局統(tǒng)計表明,6月1日至7月6日15時,武漢、江夏、新洲、黃陂累計降水量分別達到932.6毫米、1087.2毫米、887毫米、833.9毫米,比1998年6至8月總降水量分別多64.6、70.2、549和533毫米。

                  另外,武漢周降雨量也突破了歷史記錄最高值,6月30日20時至7月6日15時累計雨量574.1毫米,突破1991年7月5日至11日7天內降下542.8毫米的記錄。

                  據(jù)武漢氣象部門最新預報,昨晚武漢地區(qū)有陣雨,降雨從今日起明顯減弱。氣象部門提醒,因前期連續(xù)強降雨,目前引發(f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fā)性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其中黃陂區(qū)北部局部、新洲區(qū)東北部局部地區(qū)發(fā)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橙色預警)。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強降水持續(xù),老天爺為何盯著這些地區(qū)一直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分析,由于冷暖空氣交匯形成低渦,低渦東移形成雨帶,而副熱帶高壓比較穩(wěn)定,冷空氣不強,因此雨帶主要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并且相對穩(wěn)定地維持數(shù)天。

                  湖北省氣象局預計,明日除少數(shù)地區(qū)有陣雨外,全省將擺脫強降水的困擾,轉成多云天氣。

                  為何武漢市頻頻遭遇內澇?

                  專家:排水系統(tǒng)改造很難,解決內澇問題要按持久戰(zhàn)部署

                  2011年6月9日至24日,多場暴雨襲擊武漢,特別是6月18日的大暴雨,武漢中心城區(qū)88處嚴重漬水,交通體系幾乎癱瘓。

                  2013年,武漢市水務局出臺《武漢市中心城區(qū)排水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準備通過3年努力,投資130億元,系統(tǒng)完善排水體系、整體提高排水能力。三年過去,此次暴雨,武漢仍有206處路段因漬水導致車輛無法通行。

                  為什么武漢頻遇內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領域專家、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程曉陶認為,首先是城市在短期內急劇擴張,快速的城鎮(zhèn)化擠占河湖,擾亂水系。

                  據(jù)介紹,武漢被稱為“百湖之城”,城市水域面積約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5%,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但是,在快速城鎮(zhèn)化的背景下,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包括湖泊在內的各類水體不斷被填塞擠占。

                  程曉陶說,以前郊區(qū)和農村是可以調蓄雨水的,變成城市后,不僅不能調蓄雨水,還增加了排水量。而且,在城市擴張過程中,先地上,后地下,基礎設施跟不上,一些新建小區(qū)甚至沒有排水管網。

                  程曉陶表示,武漢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東湖本來可以作為最大的調蓄池,但是現(xiàn)在因為擔心污染湖水,在湖周邊采取了雨污截流的措施,雨水不能進湖。

                  此外,武漢的排水設計標準也被指嚴重偏低,設計暴雨重現(xiàn)期平均僅為一年。

                  程曉陶說,排水系統(tǒng)的改造要比交通的改造困難得多。“交通可以上坡,也可以下坡,哪個地方卡住了,把哪個地方放寬就可以了,但管道不行。”他表 示,首先,加粗管線必須全線加粗,只把局部加粗,一點用都沒有。其次,管道需要有比降,越來越低,才能保障水向外流,所以排水系統(tǒng)改造起來很難,不是短期 可以解決的問題。

                  程曉陶表示,在中國現(xiàn)實條件下,前期基礎設施欠賬太多,后期城鎮(zhèn)化壓力又持續(xù)加大,內澇問題不是短期就能解決的,需要持久戰(zhàn)。相關部門部署也應該按持久戰(zhàn)來部署,并且要多方參與,不能急于求成。

                  “最基礎的,還是要做好排水管網的建設,在此基礎上,要增加削峰、減污的措施,比如調蓄池。”程曉陶表示。

                  城市哪些區(qū)域內澇時最易被淹?

                  專家:地鐵站、下沉式立交橋、道路等是內澇風險點

                  城市內澇中,哪些區(qū)域最易被淹?“道路、地鐵站、下沉式立交橋,以及新建小區(qū)。”程曉陶表示,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通常先有路,后建房,在建房時,小區(qū)的高度通常會高于路面,所以,道路因為地勢低最容易受淹。

                  程曉陶說,在國外有“順街行洪”的做法,就是管道能力有限的時候,把街道變成渠道來行洪。

                  “但如果把道路當成輔助的排水系統(tǒng)時,必須要有專門的設計”,程曉陶說,既要讓道路上走水,又不能讓水太深,也不能讓水走得太急,因為水深了、水急了,就會產生破壞力,并且最終水要有出路。但是,在中國,道路被淹卻是被動的。

                  此外,一些地處低洼的新建小區(qū)也容易被淹。程曉陶說,城市最初建設時,都會選擇地勢高的地方先建,然后逐步從地勢高的地方向低洼地擴張。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15年,廣州大洪水,整個珠江三角洲一片汪洋的時候,洪水最終止步在廣州城老城墻的邊上。

                  “可以看出古人營城選址,都是優(yōu)先選擇地勢高的地方”。程曉陶說,但是隨著城市的擴張,一些新小區(qū)建在了洼地。并且由于迅猛的城鎮(zhèn)化,基礎設施沒有跟上,新建小區(qū)的排水系統(tǒng)也不夠完善,因此容易被淹。

                  此外,下沉式立交橋、地鐵,地下車庫,以及一些地下商業(yè)因為地勢低,也是內澇的風險點。程曉陶表示,對于這些地方,更要采取保護措施,不然將變成雨水池。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也表示,地鐵站出站口在建設時應高過地面,呈弓箭形。他稱,北京地鐵站的出口一般比地面高出30厘米,即便如此也淹過幾次,武漢作為南方城市,經常下雨,地鐵站出口理論上應該設計得比北京更高一點。

                  此次武漢暴雨,多處地鐵站點因積水影響運營,他認為,武漢在建設地鐵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出入口高度的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信認為,出入口的高度要考慮內澇水位,“比如上海的內澇水位是4米,那么出入口就要比4米高。”

                  程曉陶介紹,在國外還有“防水門”,可以從下彈起,或者從側面推出一道門。另外也有臨時組裝的板子,碰到暴雨時,把地鐵站口四周圍住。

                  如何避免城市內澇致人傷亡?

                  專家:政府應提前預知不同等級的暴雨可能帶來的后果,并做好預案

                  洪澇災害即使發(fā)生在城市內,也會帶來人員的傷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人員傷亡?

                  程曉陶表示,首先要預知風險。城市下多大量的雨,哪些地方會被淹,政府心里要有數(shù)。據(jù)介紹,在國外會利用仿真技術,把城市的下墊面輸入,模擬多大量的雨,哪些地方會淹成什么樣子。

                  “不能靠每次被淹,去積累這方面的經驗。”程曉陶說,另外要考慮到,超出能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這次武漢一周降了560毫米,突破歷史極值,所以必須預知,不同等級的暴雨,可能帶來的后果是什么。

                  其次,這種風險要告訴老百姓。他說,國外是用風險圖的形式,哪些地方會發(fā)生暴雨積水,哪些地方會發(fā)生山洪,哪些地方會發(fā)生滑坡泥石流,都會在圖上標注出來。政府的網站上公布風險圖,老百姓可以去查。看自己所在的,或者想去的地方,存在什么風險。

                  同時,政府要做好預案,動援起各個部門。程曉陶表示,暴雨中最容易受傷害的是“生命線系統(tǒng)”,就是水電氣熱等供應系統(tǒng),以及交通、網絡通訊等, 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需要依賴的系統(tǒng),但很可能在災害中受到損害,政府就要有預案,如果這些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怎么能盡快恢復。對于災害中的弱者,比如醫(yī)院、養(yǎng) 老院、幼兒園,這里的人員通常沒有能力自救,政府要及時組織救援。

                  此外,一些預報預警信息發(fā)布應及時,包括積水點的位置、積水深度等。比如北京在積水點安排專人值守,屬于最初級的措施,但也最容易做到,程曉陶表示。

                  A06-A07版采寫(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王碩 鄧琦 曾金秋 實習生 王曉琳 漆秋豆 周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羞羞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三级黄色小视频| 欧美精品一二三| 国产99在线a视频| 2015日韩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女人十八进入一及黄特别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性理论片在线观看片免费| 又大又湿又紧又爽a视频|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第12页|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 丝袜诱惑中文字幕|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gvg708| 另类视频色综合| 草草影院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 中国人xxxxx69免费视频| 日本欧美特黄特色大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欧美高清老少配性啪啪|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调教贱奴女警花带乳环小说|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bt√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好爽好深好猛好舒服视频上|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免费jjzz在线播放国产| 窈窕淑女在线观看免费韩剧|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视频二区调教中字知名国产|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三上悠亚伦理片| 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