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們來說,春節除了有吃有喝有玩,還有壓歲錢可以拿。最近,啟東近海鎮一個10歲男孩,卻因為壓歲錢被父母悉數“沒收”,以離家出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那么,壓歲錢到底該由誰來管呢?
現代快報記者 胡涓 徐萌
事件
大年初四晚上,家住啟東市近海鎮的10歲男孩亮亮(化名)突然不見了。亮亮的父母報警稱,晚飯后,就沒看到兒子的蹤影。
接警后,民警立即行動,考慮到孩子獨自一人走不遠,就在亮亮家附近展開搜尋。約半個小時后,民警在500米外的一戶農戶雜物間里,找到了出走的亮亮。面對警察叔叔的詢問,他委屈地“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原來,今年春節,亮亮收到了不少壓歲錢,加起來有好幾千塊。然而,紅包還沒焐熱,當天晚飯后就被爸爸媽媽全部“沒收”了。“你年紀還小,身上放這么多錢不安全。你要買什么,再向我們要錢。”爸爸媽媽如此解釋。可亮亮不這么想,他覺得自己長大了,身上放點錢也是應該的。
眼見拗不過爸媽,亮亮偷偷從家里溜走,心想要給他們一點“教訓”。最終,民警將亮亮送回家,并對他進行了教育,“我們也勸孩子父母,留點零花錢給孩子自由支配。”
壓歲錢該由孩子保管嗎?
有的家長支持
讓孩子自制存折卡,用多少、剩多少都記清楚
今年春節,南京陶行知小學三(4)班的王姿伶跟著爸媽一起,回湖北老家過年。王媽媽告訴記者,算上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還有其他親戚朋友給的,小伶收到了5000元左右的壓歲錢,“都是她自己收著。”
小 伶的壓歲錢會怎么用?王媽媽透露,春節前,老師要求換一把更好的小提琴,大約花費2800元;在湖北老家,小伶學會了騎自行車,這幾天準備給她買一輛,大 概要300元。“這兩項,小伶都愿意從壓歲錢里支出。”王媽媽說,正月十五馬上就到了,小伶還準備用壓歲錢買點花燈和湯圓,招待全家人過個熱鬧的元宵節, 花費2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還剩一千多元,我幫她存進銀行卡里。”
王媽媽說,銀行卡是去年春節辦的,專門用來存放小伶的壓歲錢和零花錢,“卡由我幫忙保管,小伶要用錢就一起商量。另外,小伶自制了一張存折卡,每次用了多少、剩下多少都記得一清二楚。這也是讓她從小學習理財。”
有的家長不支持
缺什么會給孩子買,但壓歲錢要上繳“家庫”
“女 兒過年能收到不少紅包,但我們也要花不少錢給其他晚輩包紅包。”30歲的葛女士是一名護士,她說,孩子缺什么家長都會買,壓歲錢便由她代管,存入銀行, “計劃用于以后的教育支出。如果家里遇到買房、裝修等大事急需用錢,也會暫時墊用,等到手頭寬裕了再補上,不用分得那么清楚。”
24歲的小張在一家傳媒公司上班,回憶起壓歲錢,她說,小時候長輩給紅包,家長都會“哄騙”她,壓歲錢先由大人保管,等她長大了再還給她。
“一開始還挺舍不得的,后來習慣了,見到壓歲錢都不激動了,過完年就主動上交。”工作后,小張再沒收過壓歲錢了,而爸媽幫忙保管的壓歲錢也沒有回到自己手里。